第34部分(第2/4 页)
走空的道理,太执著了。所以等到一发生现象、作用的时候,要立刻空掉它,就比较难。故如不究性空之理,不知空,即易落过与不及之病。所以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你自己不会调度。至于何时应该空掉,如果禅定修学有素的人,到时自然会知道的,此法极妙。
打通脉轮………习禅录影
现在再枝枝节节零零碎碎地想到何处,就说到何处,来告诉你们一些.好!我答应你们说密宗与道家相互修法吧!道家说人身是小宇宙,在身体上可体会三界宇宙.腰部肚脐以下到下部生殖器海底是欲界,是“精”所管辖的范围。胸至喉为色界,是“炁”所管辖的范围。喉以上直到头上虚空为无色界,是“神”所管辖的范围。所谓乐、明、无念,必依此三界而生。
乐必由化精而生。密宗认为必须将红白菩提炼化了,则身体周身健康,气脉通、脉轮开;打坐时不麻不痛,得乐发暖,便可得欲界定,故说菩萨内触妙乐,即从此开始。再进一步,心轮之脉,难以打开,必须心空一念,方可“脉解心开”。心脉开的时候,“拍以呀(合声读)”的一声,内外一片光明,即到色界的光明定境。再进一步,上到顶轮,头部,“轰”的一声,顶轮震开了,内外光明打成一片,此时定极了,你想叫它起妄念,都提不起来,真正达到无念之境。到此一步道家所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已经不在话下了。要知浑身气脉不充沛,不能得定;即使充沛,脉轮不开,仍不能达到定境,即此理也。由脐轮气脉打开,到顶轮气脉打开,得到大乐,由此得暖地,再到顶地,由此再到一念不生的忍地,即是世第一法,即是说在世间是第一了。当然下面还大有事在,而且与悟得菩提,证得菩提与否,还不能混为一谈。
一般人不知活的方法要领,如道家、密宗有专修下部丹田或海底的,慢慢精力旺盛,常注意下部,即引发欲念,易堕欲界。常守胸轮、修观心、炼炁者易堕色界。常修无念法门,守上部者,易堕无色界。都有所执著,都算是堕落。所平常说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成就岂是随便可到?跳出三界,你要到何处去?有处可跳即不对了。其实,那是说在三界中自由自在,不受业力拘束之意。所以密宗大法要中说,如要想得乐,得定生喜乐,精不化则乐不生。常修其他法门或单修观禅、穷理尽性者,因观理观久了,理固然是愈来愈明,生理也愈来愈枯燥,内触妙乐也不容易发起。故常修无念法门者,会有堕无记果之下劣之报。精不化则乐不生,精化了,有了生机,欲念又要生起,则成凡夫。且漏精果报,还下地狱,这是专守下部之病。所以必须稍稍向上引,略为注意中问,住色界,将之化了变成光明,但久住光明,又有易堕色界的流弊。不失为气如不化,光明不起,习气不易化除,则自性灵光之用透不出来。以上说藏密宇宙三界与人身三界之理大体如此。
同时如前所言,人身心即是小天地(宇宙),才是吾人所应注意的实验道场。道家说:身体内部证得了,则外面大宇宙之理也可证得。佛经上没有一句是谎言,但证得道果的功夫只要在身心内外找。学佛的大致有一个毛病,对佛所说高深之理、宇宙人生、天人之际、菩萨乘佛道等的道理,说惯了,所以打坐用功时也专找大的,没有回转来注意小我的身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的道理固然懂了,但须暂时把它放下,先向小我的身心道场来修证,搞透了,则大的理自然证得。
人身背脊有三十三节,配上八块盖骨,先要将一节节不充满的骨髓填满了,才能谈到气脉。一般学密宗者,身内气脉有一点点流动,即说气脉通了,肚子里火辣辣一点烫,即以为拙火起来。其实,这只是初步发暖而已,早得很哩!若是真气脉来,则一身融化,清净圆明,光明一片,始为真拙火、真气脉。真正中脉通了,真可以气住脉停,身体无丝毫觉受;如果还有身体有觉受,则还不是真的通;到真通时,观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如梦如幻,自性清净。
再说,用功者何以不能得定,单修的朋友是绝对的对,不要以为比双修慢。双修的事万万不可乱学,世界上有这种法门,先辈中有此主张,但毕竟是正中偏的方法。凡是急就章,终究是除道,虽快速而危险,非大英雄、大豪杰、大智慧、大功德者则谈也不要谈。单修者到底切实而稳当,同样清净而圆满,如何不能达到呢?人世间有三件事,最不容易克服,就是饮食、男女和睡眠。所以首先要少进饮食,一切打坐时的腿发麻发痛,皆因肠胃清之故。佛经上每一句话都是至理,绝不骗人的。
辟谷,这个法门不能随便试,如果不会服气的话,肚子一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