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不可!”
“贵族们就是这样的。”
“托马斯,”德拉科看起来已经深思熟虑,“你说她会想要——跟我一起走。”
托马斯被吓到了:“我只是说说而已!你要是这么做会被通缉的。赫敏小姐也会令整个家族蒙羞。”
“但如果她这么做了,而且她不介意,那就行得通,不是吗?”
“你太自私了,德拉科。”托马斯不同意,“让小姐去吧。”
“拜托了托马斯,”德拉克说,“你得帮我。你不懂,我想解释但是……我不能说。”
托马斯摇头:“不行,这太危险了。格兰杰勋爵会鞭打我的。”
德拉科认真地说:“好吧,你不需要参与。我只需要你把她的保姆玛丽·勒德洛③请来——就这一次,我发誓。”
托马斯的眉头蹙得更深了。
“你凭什么认为她回来?”
德拉科从袋子里摸出羽毛笔、墨水和羊皮纸,潦草地写了几句,把那一小张羊皮纸递给托马斯:“给她这个。她会来的。”
托马斯眯眼看了看羊皮纸。他不识字,纸上写的东西对他而言不过是鬼画符。他叹了口气,将羊皮纸收进口袋里。“好吧,但那之后,任何跟赫敏小姐有关的事情,我都不能再帮你了。”
德拉科点头:“这就够了。”
*********************************
“把你的手放进水里,保持不动。”格兰杰夫人对女儿说。
洛伦佐神父将银碗端到赫敏面前。赫敏有些惊讶,但没有争辩。她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她顺从地将手伸进碗里。水清清凉凉。
“我可以把手拿出来了吗?这是在做什么,母亲?”
格兰杰夫人和洛伦佐神父对视一眼。
“感谢天主。④”老神父喃喃自道,在身上划了个十字。
母亲开始哭泣。
………
原作者又有话说:
本章开头的诗是《Carrefour》(法语的“十字路口”),作者是19世纪诗人艾米·洛威尔。我知道这章很瘦,下章会肥很多,而且很重要/比较虐。我保证。
作者有话要说: ①美国意象派女诗人Amy Lowell(艾米·洛威尔)(1874–1925)的Carrefour(《十字路口》),本诗翻译采用了爱思英语的晚枫的译文(但晚风对题目的翻译是《市场》,我换用“十字路口”的原因请看正文后文。)。
实话说我觉得晚枫译得不是很好,起码原诗里mercy这个词的妙处就没翻译出来。然而这首诗我没怎么读懂,不敢随意译。找了点资料来理解,他们说这首诗是用隐喻的手法来写第八字母的……另外Amy Lowell是个蕾丝边。她还翻译了一些中国的古诗,翻得挺不错的。
话说,诗名Carrefour就是家乐福啊……
以下原诗:
O you;
Who came upon me once
Stretched under apple…trees just after bathing;
Why did you not strangle me before speaking
Rather than fill me with the wild white(原作者把white漏了) honey of your words
And then leave me to the mercy
Of the forest bees?
The Lord be with you
And with your spirit
②原文是拉丁文。这是弥撒礼最后的礼成式,不过并不完整,少了“愿全能的天主,圣父,圣子,圣神降福你们”和“阿门”两句。
原文:
〃Dóminus vobíscum。〃
〃Et cum spíritu tuo〃
〃Ite; Missa est。〃
〃Deo grátias。〃
③ Mary Ludlow,玛丽女仆第一次出现全名!Ludlow这个姓氏我能查到有两个来源:一是1994年的经典电影《燃情岁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