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同年8 月始兼野战军政委)在会上作了《关于建军问题的报告》。这份由谭政及其东北军区政治部起草的报告,首先谈了目前形势,其次谈了建军问题,最后谈到政治工作。在关于目前形势中,谈到东北我军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时,谭政在报告中写道:在东北”党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就有二十个!当然工作应该搞好,如果搞不好,那真该打屁股。“在关于政治工作上,罗荣桓一方面表示完全同意谭政主任在会上作的《关于开展”五整一查“的整军整党运动》的报告,另一方面指出了部队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缺点:一是总结经验、推广经验不够:二是思想指导不力,阶级教育、诉苦运动有的搞出了很好的经验,有的搞得平平淡淡;三是有些工作走了弯路,如立功运动、战评运动等同阶级教育结合不紧。
罗荣桓围绕报告精神提出:部队政治工作方针应该是“以阶级为基本内容,在集中指导下普遍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以群众自己的经验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结合谭政等起草的报告,罗荣桓说道:“整作风,首先是发扬民主。一切工作、生活、制度都要有民主精神。这也是着重整干部。例如,规定的制度,只要战士遵守,干部不遵守,这还叫什么民主呢?军队的政治工作很容易犯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因为军队组织是集中的,命令很容易起作用,因此有些干部就喜欢简单化,习惯于简单化。
但是政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不能图简单。诉苦运动搞好了的,就是走了群众路线;没有搞好的,就可能是犯了命令主义、形式主义。
干部不懂得群众路线,命令主义是反不掉的。当然,我们一方面反对命令主义、形式主义、简单化;另一方面也不能让群众自发自流。“
东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结束后,在谭政等军区政治部指示下、经过充分准备并在地方武装和后方机关进行试点,各部队从3 月上旬开始,陆续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3 月15日,冬季攻势胜利结束。当日,东北军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关于春训工作指示》电报:为了准备下一次攻势,我军利用化冻期,于18日起转入全面整训,暂定30到40天。各部队应按照军区政工会议的决定与指示,立即定出整训计划,开展以诉苦教育的“五整一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
自此,主要在东北军区政治部谭政直接、具体领导下,以诉苦教育为动力,以“五整一查”为核心、为期四十天左右的新式整军运动,便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地在东北我军各部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在谭政的领导下,根据罗荣桓的指示,以“五整一查”为核心的新式整军运动,切实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方针。在指战员中的新式整军,主要经过诉苦教育和土地改革教育,使其弄清楚苦从何来,为谁打仗,把个人的苦和阶级的苦联系在一起,把为个人报仇的思想,引导到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大目标,从根本上提高政治觉悟,大大激发了革命的斗志,加强了纪律性、组织性和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同时在干部中着重进行的“五整一查”,以整思想、整作风为主,而不以查成份为主;以查干部尤其是团以上干部为重点。
这样,经过谭政四十天左右的主抓,布置,检查,落实,通过诉苦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多种方式,使东北我军广大指战员,克服了缺点,改进了作风,增强了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发扬了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进一步密切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增进了军内外的团结,部队原来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成份不纯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不仅如此,在整训过程中,各级政治机关在谭政统一指导下,还对部队进行了战争形势和我军任务的教育,向广大指战员讲清我军将与东北国民党军进行大兵团作战,直至进行战略决战的发展趋势,讲清决战的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原来对战争前途模糊认识或有厌倦情绪的干部、战士,有了明显的转变。东北我全军指战员,普遍树立了敢于决战,敢于胜利的思想,士气旺盛,斗志更坚,纷纷请战,要求到前线去杀敌立功。“为阶级兄弟报仇!”“当尖兵,打大仗!”“练好兵,打长春!”“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等口号、誓言深入人心,遍及部队。这就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五整一查”的新式整军运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948年8 月29日。哈尔滨南双城。“东野”前线指挥所(现双城县人武部驻地)。金秋的双城,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那令人爽快的秋风,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