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2004 年8 月18 日2 时,海上缉私队员发现两艘木质渔船形迹可疑,于是出动快艇对两船进行截查。经检查,两船均为无名渔船,队员在船舱内查获冻鸡爪、牛百叶、牛肚等冻品吨。在前一天凌晨,南头海关缉私分局根据线索,在高速公路鹤州收费站出口处设点埋伏,连续查扣9 辆载有进口走私冻品(冻肉制品) 的货车,查获走私冻品50 吨。
这样的案件对深圳海关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每年都有上百宗,深圳的新闻媒体已经不再把这当成新闻了。
为遏制冻品走私势头,深圳海关每年都要根据情况,开展几次专项行动,加强对辖区口岸和海域的监控。2006 年6 月28 日至7 月28日,开展了2006 年度第三次打击冻品走私专项行动,查获冻品走私案件23 宗,查获各类冻品270 余吨,查扣走私冻品的船只15 艘、车辆14 台,抓获涉案人员25 人。
2007 年春节前,市场需求旺盛,冻品价格上涨20%,刺激了走私分子的欲望,冻品走私一度猖獗。为此,深圳海关全面展开对走私冻品的围剿行动,一面加大对口岸的正面监管力度,一面加强对海上和沿海沿边地区的机动查缉。这次专项行动期间,查获冻品1 000 余吨,案值700 多万元,抓获当事人30 多人,行政拘留10 余人,刑事拘留20 多人,逮捕20 多人,起诉若干人。
走私分子还利用台湾籍船舶从事冻品走私。因澎湖岛附近渔业资源枯竭,从事捕鱼业利润稀薄,一些渔民串通走私分子,将渔船改装以后,运输走私冻品,赚取费用,形成台湾、香港和深圳共同走私的现象。由于台湾籍船舶能够提供合法、完备的船舶证件及货物运输证明,案件取证、定性及打击难度较大。这是一个走私新动向,深圳海关立即采取措施,加大对台湾籍船舶查处力度。2007 年3 月3 日23时,海上缉*根据情报,在小星山海域查获一艘涉嫌走私冻品台湾籍船只,查获冻品78 吨,抓获犯罪嫌疑人3 名。通过查找船只出入香港记录和船长记录的交货地点,利用船速、航线、距离等,计算出从香港到台湾的准确时间,戳破犯罪嫌疑人一口咬定运送冻品去基隆的谎言,突破其心理防线,使其交代了走私冻品的事实。
打击海上汽车走私
受消费税政策影响,走私汽车在价格上占有明显优势,且货源充足,可供选择的范围广,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为牟取暴利,走私分子利用各种方式,尤其是通过海上走私汽车及切割件入境现象比较突出。
走私切割汽车、零配件,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危害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还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为此,深圳海关实行海上24 小时巡查,屡屡成功查获汽车切割件、零配件走私大案。
2006 年5 月9 日4 时30 分,海上缉*在担杆岛东南海域查获了一艘涉嫌走私的铁质运输船,查扣涉嫌走私的宝马、丰田、本田等品牌旧汽车切割件18 包,合74 台车,案值万元。
切割车实际上是走私分子把收购的境外二手车、报废车或事故车进行拆分,以逃避监管。走私入境后,以三种形式流入国内汽车市场:一是翻新,将旧车的特征掩盖后出售;二是拼装,把相对较好的切割件拼在一起,凑成一辆完整的车出售;三是当零件出售。境外事故车、报废车仅几千元,走私入境进行加工后,一般可以卖到3 万耀8万元,高档车可以卖到十几万元。
走私汽车一般分为3 个步骤:一是在境外以低价收购后,对车辆进行伪装,无法伪装的,通常将汽车拆分成切割件;二是通过“蚂蚁搬家”等方式,从海上走私入境;三是走私汽车入境后,设专人接货和加工处理,然后流入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三个步骤均有专人负责,构成一条完整的走私链。
相对于走私新车而言,走私切割汽车及旧汽车零配件成本较低,利润空间大。切割汽车、旧汽车零配件在境外价格极低,甚至可以直接从旧货处理场拿。为便于运输和藏匿,将其拆解、切割,通过海上偷运、伪造单证、伪报品名等手法入境后,将走私汽车零配件打磨翻新,以次充好销售,消费者难以分清真伪优劣。
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空间,是切割汽车走私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2007 年8 月21 日凌晨,海面上一片漆黑,能见度极低。正执行巡查任务的831 缉私艇在担杆岛附近海域,发现两艘可疑运输船,要求其停船接受检查。两船不但不停,反而全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