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2/4 页)
约更为直接,参加同盟的荷普,达格利什,维希三国共同承诺,在军事,经济等其他方面给予盟友无偿援助。
自双方缔结盟约生效时起,西陆开始了长达30年的动荡时期,有后来的史学家称这段历史为三十年战争。
第19章赢家
战争从春天打到秋天,再从秋天打到春天,领主们将精力全部投入了战争,他们忘记了播种,忘记了收割,只在缺少军粮时,才会关注一下土地上的作物。不过那些关注也仅仅是一瞥,一瞥之后他们就又把精力投向了战争。作战的领主都在想,当他们击败敌人取得土地时,土地上一年的亏空都将随着领土的扩大弥补回来。于是在第二年,尚未被战争拖垮的国家再次保持着他们的高度热情,继续让战火燃烧在大地上,而完全忽略了和战争密切相关的一切。
对于西陆自然结成同盟的两大集团与他们热火朝天的战争,教廷表现显示出了他们的无奈。东方圣战让两大骑士团实力严重受损,在骑士团恢复实力之前,教廷只能委婉的劝阻共同信仰的国家不要自相残杀。不过面对决心打败对手的两大集团,教廷的奔走呼告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一次次关于停战的建议被处于战争中的国家放置一旁。
不甘心的教皇不愿意接受权力落空的事实,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实力膨胀了数倍的秦烨身上,希望他能借助伊斯坎达尔王国的力量,威胁恐吓交战的双方停止战争。对于教皇的命令或者说是请求,秦烨委婉的拒绝了,他对教皇表示,自己的王国刚从战争中解脱出来,无论从兵员和后勤补给上,都不能达到教皇希望的那样,如果自己遵循教皇的意愿,强行让双方停战,那被惹恼的双方一定会将战争引导伊斯坎达尔的土地上。虽然拒绝了教皇的请求,但他承诺,如果有那个国家胆敢威胁或损害的教皇的权力,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会用手中的剑维护太阳神和教皇的尊严。
虽然没有得到预计的效果,但秦烨的承诺还让教皇一直紧张的心稍稍宽松了一下,很长时间没有露出微笑的他,在接到秦烨的来信后,微笑着对站在周围的红衣主教说:“如果所有的国王都能像格劳瑞这样虔诚,那这个世界就完美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根本没有真正的完美,所以教皇的感叹也只能成为他抒发心中郁闷的一种方式了,而战争,依然在继续。
伊斯坎达尔新都周围的草地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又是一年四季的交替,三十年战争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年头。虽然相对于漫长的三十年来说,刚刚进入三年头上的战争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忽视土地作物的原因,让三十年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在史学家的史料上占据整个战争的巨大篇幅。
连续两年从未中断过的战争消耗极大,因为两年来从未关注粮食,在战争的第三个年头,补给成了战争取胜的关键。双方领主在攻占新的土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土地上的粮食充作军用。领主们忽略种植,征集了几乎所有的男人去打仗,让很多土地荒芜了下来,即便是一些原本富庶的地区存粮也所剩无几,于是几个主要的粮食产区成了双方争夺的关键。
相反,没有参战的伊斯坎达尔王国在秦烨的命令下,取消了所有的经济作物,大范围的耕种粮食,在暖冬还未离去的好气候影响下,连续两年取得了大丰收,一座座由于战争耗空的粮仓被重新填满。
在王国所有的土地上,秦烨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王国富强的措施:取消了各地宵禁以及禁止外出;承认并保护财产私有;取消十一税按年收入的百分之五收取税赋;除常备兵役制外增设义务兵役制,规定年满32周岁成年男子必须加入部队6年;开放边界贸易城市,确定自由贸易经济;取消肉类制品被禁止食用等等。
在这些措施颁布后,加上两年的大丰收,伊斯坎达尔成为了西陆最为自由,最为繁荣,最为强大的王国。因为远离战争,让王国土地上的人民感受到了一个开明君主带来的好处,就连那些整日怨言的奴隶,也因为秦烨颁布对于保障奴隶生命的政策对国王歌功颂德。
在国王连续发展的时候,秦烨还命人在边界建造了许多没有围墙的城镇,统一取名为迪欧(deal,交易的意思),用于将自己王国的产物尤其是粮食,拿出在这些地方销售。
因为战争,粮食消耗巨大,许多领主为了应付战争的开支,开始拿着自己的地产证件,由国内的大商人引荐,从斯特恩的金行贷回巨额资金,然后再用超出平时粮价5倍的价钱购买伊斯坎达尔在迪欧出售的粮食。秦烨用赚得钱的一半交付购买农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