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禅真逸史免费小说阅读 > 第26部分

第26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游戏降临:从单机开始逐步成神斗罗v:从捡到失忆的比比东开始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

甚是严整,专待谢、牛二仆射到来。少顷,听得炮声响处,前呼后拥,谢举、牛进已到。众文武官员一齐打躬,迎入演武厅上。行礼罢,同上将台。左位谢举,右位牛进,其余官僚,文东武西,各依职位序坐。众多将士,一字儿排列两旁。果然是弓上弦,刀出鞘,旗帜遮云,刀枪灿雪。众将躬身听令。三通鼓罢,宣令官上将台,跪请枢密老爷将令。谢举传令:“教合营各卫军士,摆成五方阵势。”宣令官执着令旗,飞也似下将台上马,遍传将令。只见号旗麾动,众军士随着队伍,纷纷绕绕,排下五方阵势。金鼓喧天,演阵已毕。牛进传下将令道:“目今朝廷多事,变故日生,武备久荒,将士不堪任用。近日妙相寺被定远剑山大寇焚劫一空,本院奉圣旨发兵征剿。今日操演将士,择日起兵,奈无智勇之士为前部先锋,特于诸将中,挑选武艺拔萃者,挂先锋印,统领三军,征讨贼寇,功成升赏。”出令罢,教军士在演武厅东首,远一百八十步地上插一长竿,将先锋印挂在竿头;演武厅西首,也远一百八十步地上插一长竿,将一领细锦团花战袍挂在竿上。先射印,后射袍,有能两箭射落袍印者,即授先锋之职。军士打点完备,金鼓震天。

号声未毕,右队门旗影里,闪出一员少年大将,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状貌魁梧。身穿一领绿门红锦战袍,头戴一顶风翅金盔。腰系袖花金带,脚穿花村战靴,骑着一匹白马。跃马而出道:“小将无能,试取此印。”不知这将官姓甚名谁。正是:

主帅坛前施号令,将军马上逞英雄。

毕竟这员将官夺得先锋印否,且听下回分解。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回 夺先锋诸将斗勇 定埋伏陈玉鏖兵

诗曰:

旗帜铺云刀灿雪,将军阵上分优劣。

力堪举鼎显彪熊,箭发穿杨驰骏铁。

挥戈上逼星斗寒,投鞭下使江流绝。

恃强不识有阴符,锦袍应溅英雄血。

话说教场中演武,一少年将官出马。众军视之,却是将门子弟,姓夏名景,官拜金吾卫骁骑将军,惯使长枪,武艺精熟。众军都道:“这将军必夺先锋。”夏景纵马向演武厅东首来立定,弯弓搭箭,飕地一箭,先锋印早已坠下。众军士一齐喝彩,鼓角齐鸣。夏景霍地下马,取了先锋印,挂于带上。飞身上马,跑过演武厅西首来,一眼觑着锦袍,扳满弓,搭上箭,口里喝声道:“着!”一箭射去,性急了些儿,射不着锦袍,只听得刺地一声响亮,却中在竿上,众军士也一齐喝彩。谢举、牛进在将台上看的分明,笑道:“好箭,虽不中,不远矣。”问宣令官:“那射落先锋印的是谁?”宣令官禀道:“是金吾卫骁骑将军夏景。其父夏振宗,现在朝为直殿将军。”牛进笑道:“不枉了将门之子。”即传令夏景:“虽射不下锦袍,一箭也中竿上,先锋印已夺,宜任此职。”言未毕,只见左队门旗影里闪出一员大将,身长九尺,腰大十围,方脸阔额,粗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攘拳奋臂嚷道;”夏将军,可将先锋印留下,让我来挂。”夏景道:“此印我已夺了,二位枢密大人钧令委我本职,汝何敢来搀夺?”那将道:“适间枢密大人将令,原说先射印后射袍,印袍俱落,方为先锋。今你止射得印,岂可便充此职?你不见那长竿挂的锦袍还在竿上飘扬么?”有诗为证:

莫讶区区一锦袍,先锋阵上显英豪。

弓弦响处随声落,方信将军武艺高。

众人视之,乃是镇国将军施大用。原是辽东军卫出身,因剿苗寇有功,官至三边守备。历年守边平静,升为本职。当日在教场中,见夏景射了先锋印,却射不下锦袍,故来争夺。夏景道:“你虽说得有理,且看你手段如何。你就先射锦袍,射得坠时,就让印与你射。二者中式,奉让先锋。只是射不中时,休怪笑话。”施大用喝道:“不必多言,先锋稳取我做。”将台上二枢密见二将争论,忙传令道:“诸将不许争竞,但能射得袍印者,即是先锋。”夏景闻令,不敢做声,立马观看。施大用得令,纵马到演武厅西首,带住马辔,挽起袍袖,左手弯弓,右手搭箭,一眼觑得分明,对锦袍射一箭来。只听得弓弦响处,锦袍随箭而下。众军士喝一声采,鼓角齐鸣。施大用纵马取袍,披于身上。夏景见施大用射却锦袍,只得把先锋印交与宣令官,依旧挂在竿上。施大用道:“马上放箭,何以为能,且看我平地取之。”说罢下马,走过演武厅东首,离长竿一百八十步,拈起宝雕弓,搭上狼牙箭,对着长竿射去。只见先锋印滴溜溜跌落尘埃,金鼓大震。有诗为证:

百步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孤钵-满朝凤华一梦上北大嫣然笑,皇后乱红尘一吻偷心仙脉传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