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页)
千刀万剐。”
听到“千刀万剐”时,正嫣猛地惊醒过来,弑君可是要受最残酷的剐刑,他为什么要认呢?正嫣不解地看着伊尧伏地不起的身影,心头无端地有一股钝钝的沉痛。
“王?”国之知世再次叫唤。
正嫣从茫然中敛了敛了神,在国之知世询问的目光中轻轻地摆摆手,道:“一切,都由知世大人作主便是。”
国之知世点点头,俯首道:“臣领命。吾王请先行回宫。”
正嫣无言地颔首,这一瞬间,她忽而觉得身心俱疲,仿若被驱使了千年一般地疲惫。在一左一右的两个宫娥的搀扶下,她盈盈地转身回走。当听到国之知世的一声押上刑天台时,她的一颗心莫名地颤抖起来。
“伊尧!”她蓦然回首,便迎上伊尧被侍卫驾起来的目光,那样冲淡,平静,就和小时候注视着她一颦一笑的那道目光一模一样。
“嫣儿在想什么呢?”那个时候,他总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她,然后柔声发问。他的声音那么轻柔,就仿佛稍微重一点就会惊扰了她一般。
“天上的星星好美,可惜进了寝宫就看不见了。”她说。
那天晚上,她的昭然宫便如鲜花般绽满了闪烁着的繁星,就如夜空一模一样。她开心极了,而伊尧却因为擅自施用禁术而被他师父倒呆在树上在烈日下自醒于身。那时,她站在院门口,他倒悬着,冲着她绽出一个硕大的微笑,牙齿雪白得发亮。
那一切,似乎已经阔别多年,当伊尧虚弱的笑容再次在眼中绽放,正嫣觉得这一瞬间,她仿佛明白了一切。蓦然回眸时,望见了殿侍腰间雪亮的佩刀,正嫣凄然一笑,轻轻地推开宫娥搀扶的手,摇摇摆摆地往前走了几步,站定,凝视伊尧。突然她双足一顿,凌空飞跃而起,手中幻出一把寒光利利的匕首,伴着一声“啊”地厉声大呼,张首狠狠地没进了伊尧的心房。
“王!”众人被这一突变惊骇得一时无法反应。
伊尧淡淡地望着近在咫尺的正嫣的脸,苍白地笑,“你明白了?”
正嫣的头无力地垂到胸前,无声地颔首。
伊尧的眼圈一忽而地红了,血代替了泪水在嘴角划落。“谢谢。”他惨淡一笑,深插入心口的匕首的寒光在伤口四周漫开,染亮了整个身躯,然后在明亮的寒光中,渐渐地消失,包括那把匕首,还有伊尧的那个微笑。
正嫣仍然直着身子站在那里,狂风在身前身后刮过,翻卷着她的衣袍忽剌剌地翻飞,泪水已经翻涌到了眼眶,却只来回地在那里徘徊。在这个血染的季节,已经没有了失声痛哭的冲动。
番外卷 之二 杀破狼【柒:此情可待成追忆】
在许多年之后,正嫣仍然清楚地记得伊尧那个苍白的微笑。这一笑,似乎绵延了正嫣的一生,恍惚间,一直有那样的一道目光,在身后,一定的高度,凝视着她,淡淡地笑。
无数个清晨,宫娥们端着洗漱用的清水,撩起寝宫的垂帘时,都会看到正嫣一动不动地坐在妆台前,静静地注视着铜镜发呆。“王。”宫娥轻唤一声。很长一段时间,正嫣才缓缓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又呆坐了半晌,方才扶着妆台缓缓站起身来,无视于宫娥惊奇的目光,一路沿着空寂的正宫回廊缓缓地走,走着走着,然后小跑起来。一口气奔至了摘星楼下。
“王,司徒大人在宫外候见。”一殿侍俯首疾步而来。
正嫣的脚步停了下来,沉默了半会,方才缓声道:“请司徒进来吧。”
“是,王。”
殿侍离开后,司徒很快地就过来了。
“王。”司徒征除叩首奉上奏折,俯首道,“臣与朝中几位老臣私下磋商,窃以为王应早定储君,以防不意之乱。”
正嫣接过殿侍递过的奏折,略略地翻过一遍,便递与殿侍收好,侧目问道:“不意之乱?不知司徒所指何事?”
“这――”司徒征除脸现为难之色。
“朝廷之事,莫非尚有甚不当讲之处?”正嫣略微一扬眉。
“臣惶恐。”司徒征除俯首道,“自吾王登位伊始,各族皇亲已经底下议论,吾王膝下并无子女,必将在皇亲中择嗣。几年而下,储君一事,吾王仍无静动,而底下的暗斗却已愈发激烈。因此,臣等才奏此一本,恳请吾王早定储君。”
正嫣的脸微微沉了沉,“可知争斗的最厉害的是哪几家?”
司徒征除迟疑了一下,道:“夏王捷,以及公主正媛。”
正嫣微颔首,道:“下去吧,储君一事,我自有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