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页)
麻线拴在纬度板的上下两边,如此一来,经纬线就算是交叉在一起。
搞好经纬线的问题后,华曦将一块椭圆形的木块从中间开孔,纬线的麻线则通过梭子,在梭子的带动下,用脚踏车的动力方法让梭子来回走动。如此一来,梭子带着麻线在不断变化位置和角度的经纬线之间不断来回穿梭。
织布机正跑得欢快的时候,忽然咔的一声,织布机居然停顿了下来,在动不转动起来。奇怪的华曦起身一看,赫然是纤维之间有些阻滞,被堵塞住。
华曦想了一下自己母亲那时候,忽然有个小工具出现在华曦眼里;那就是每隔一会就用木棒在经纬线上用力敲一下纬线。这样不但不会让织布机卡机,更加可以让织出来的布匹密实、严实。
因为是第一台织布机,无论经验还是不足之处必定有许多,但这并不妨碍织布机的诞生。织布机与纺车一样,都需要两个人个合作完成工作。自然,织布机也被华曦下命,吩咐木匠按照织布机的原型仿冒出大量的织布机。
由于此行运输过来的纤维不多,所以华曦决定将第一匹做出来的麻布用来制作一面大旗。至于衣服和绳索在目前来说还不行,因为大麻实在是不多,桑蚕也还没繁殖成群。衣服的事情必须要还要到后年春祭过后才有。估计到时候新衣服一出来,会迷死万千族人的眼球。
五天后,一面大旗冲天而起,以蔑视天下之势竖立在中华城的城头上。在迎风招展的大旗上,中华二字正迎风猎猎作响。
早几年教落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这个时候需要拿来做事了。华曦在新的中华大旗竖起的那一刻起,立即下达了通告全族的公告。凡是中华部落的族人,都必须学会唱《义勇军进行曲》。在每一天的劳作开始前,每一顿饭的进食前,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必须唱一遍中华族歌——《义勇军进行曲》。
………鲜花、收藏、订阅,一个不能少。
第155章 鲲氏父子
麻桑二村在华曦的全力支持下,加速运转起来。
华曦从各城再次抽调100户共计337人迁移到麻村和桑村,这些人将作为第一批种桑养蚕,种麻采麻的农户。除此之外,华曦还调动了过千人人力前往二村,与第一批村民将村庄扩建。
麻籽现在已经收获完成,要想种植业唯有等待明年才行。不过,麻村的村民可没闲着,复刻水稻一样的工作,砍伐树木为村庄扩建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在砍伐出来的林地上,开垦成片片山地,以便来年种植大麻之用。
至于桑村,华曦现在也正是呆在此间,成片的桑林正好作为种植的基地。此处地处山陵之地,不易积水,加之地处南方,降雨量大,水土充足,土地肥沃,难怪桑林长势喜人。
华曦现在暂时没打算开垦新的田地来种植桑树,而是在桑林的基础上,进行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整改。
每天,华曦都带着族人进入到桑林除草施肥。待桑林地的第一步工作差不多完成后,华曦这个时候方才将桑村的一半劳力放入到开垦田地上面来。由于耕牛的严重不足,目前桑村麻村的开垦完全都用人力来进行。有限的蓄力早已被不断狂热的农耕大潮占用了。
人力开垦,效率自然提高不上来,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桑树的种植时间,据父亲说最好是在12月份左右,也就是冬季的时候。现在的天气气候与后世的有很大区别,温度也寒冷许多。华曦估摸着将桑树下地种植的时间定在10月份就差不多了。
现在秋收刚过,距离10月份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估计就算是用人力,到时候也能开垦出面积不小的田地来种植。
目前,桑林占地颇大,几年内为桑蚕提供最佳的食物——桑叶,应该问题不大。尽早在种植的桑林成长起来前,找到新的桑林是桑村目前重要的事情。
在白石村那边伐木开路的象群队伍,据早排华安说的情况进展,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打通一条从白石村直达铜矿的大道。虽然距离道路竣工的日期快到了,但是华曦还是殷切期望大道能够早日打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将象群调往其他各处,亦可让那些原白石村居民——加入了中华部落的白石族人,回到白石村居住,并且专注于开采锡矿、铜矿。待铜矿可以开采,铜制品的产量必定可以大幅度提升,到那时候连带部落的生产力也会大大提高不少。
生产力的提高,自然部落的军队也就更加强大,战士们的装备也可以实现批量装备了。一直以来,无法批量装备武器和装甲,是华曦顾虑忌惮三族的原因。毕竟华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