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页)
由检哈哈大笑着摆摆手,“都平身!朕没有说完!现在朝廷有几个难办的事情!一是粮荒,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二是考选令,读书人报名的情况,这关系到官吏的补充和大明官场的后备力量!对于建立朕的新政体系,意义重大!三就是三边问题没有得到根治,朕已经得到了消息,成基命在三边没有任何进展,他请示朕是下发赈灾粮还是镇压王左贵等反民,因为王左贵现在不单单是在白水一带,已经扩大到了周边十几个县城都在闹造反!四是京畿地区的修复,经济的恢复,生产的恢复,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五是对待关宁锦的防务问题,朕发出圣旨让袁崇焕他们压缩人员,精简编制的圣旨,已经一个多月了,到现在都没有反馈回来!你们议一议!”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谁敢议一议?皇帝确实是少有的厉害皇帝,这个朝堂上面,那至少都是侍奉了三朝皇帝的,还有一小半人侍候过了四朝皇帝!谁也没有这个小皇帝的思路精辟,上来就是抓住主要问题发问!这些问题哪个容易办?哪个不是关系整个大明的前景,谁敢乱说话?(未完待续。。)
第0212章 周延儒敢说话
文华殿上雕梁画栋!皇帝的紫金大座肃穆端庄!整个大殿都呈现出一丝的压抑,这份压抑,即使是那些长期混迹京城官场的高官,仍然觉得胆寒!
十八岁的皇帝血气方刚!这一段时间的铁血整顿!加上他对内对外的强硬态度,已经让这帮大臣的神经要崩断了!
天下间如果要选一个最难侍候的人,一定不用问了,准保是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紧紧的坐着,他并不急躁!
现在的内阁是钱龙锡领衔,王洽,于大成和新近提拔的礼部尚书刘鸿训四个老头,都差不多年近七旬了,站在那里,气场是足够了,也镇得住场面,但现在不是拍戏,听见皇帝出声询问,一个个都恨不得将头低到不能再低才好。
满朝文武也个个噤若寒蝉,本来这一殿文武就没有谁有头脑的,更不要说是这种关系到邦国命运的决策性办法!谁出的出来?
周延儒自信的跨前一步,出了大臣的朝班,朗声道,“皇上,微臣有谏言。”
崇祯皇帝朱由检做了一个让他说话的手势,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周延儒敢说话了,其余大臣都是摆设,都是用来互相攻击用的,这帮人,吵架的时候,个顶个是能手,到了要办具体的事的时候,就蔫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也不是很喜欢周延儒,但他不得不说周延儒有能力,有魄力,敢想敢做。的确具备一个铁血宰相的素养!周延儒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的明显!
“皇上。首先说说这个粮荒的问题。自古都是货物往价高处走,大明京畿地区的粮价已然是居高不下!所以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整个大明都缺粮,并不是京畿地区一个地方缺粮,所以粮食上不来,这个问题,微臣的意思是让圣上放宽心,这实在不是皇上所造成的。天灾伴着**,皇上已经尽力了。”
周延儒的这一番话倒是引来了不少认同!大臣们纷纷附和着。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说什么,意思是让他接着说。这段话算是半个拍马屁,倒也是实话,至少,周延儒敢说整个天下缺粮,至少,这个情况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没有哪个人敢摆到台面上说。
“至于考选令,微臣手里目前的统计名册就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而且。这个名册还在不断增加当中,距离报名截止。还有四日的期限。这次的考选令的报名生源,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往届!”
所有人一阵啊,的轰然声。
大家都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就连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吓了一跳!
不过朱由检转眼间就醒过味来了,这都是他放低标准,并没有要求具备秀才以上资历才可以参加,加上这几天的大暴乱,到处都在揭发不忠于皇上,反对新政的读书人!可能整个京畿地区能够认识几个字的人,怕受到牵连,都去报名了!并不能够算的上是什么令人多开心的事情,强扭的瓜不甜,勉强可以止渴而已。
这三万多人中,有几个是真心诚意的要为朝廷出力,以当官为人生奋斗目标的?鬼才知道,不要说,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是能够巩固封建统治的!读书人都是以纲常,君臣,天道,一大堆利于封建统治的圣人之道而被洗过脑的,朱由检如果将改革的步子迈的太大!只能够让所有人都跟他离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插话了,“既然已经有这么多人了,考选令的报名就截止吧!还有,纠察读书人散乱朝纲的运动,也停一停,朕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