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第二、举行政治请愿,对最高统治者施加压力。这是今天的人们最熟悉的方式。
第三、依法惩治为非作歹的宦官爪牙党羽,打击宦官的势力。既然他们敢做坏事,“党人”们当然就敢于站出来主持公道。
第四、直接指斥请诛宦官集团的头面人物。延熹八年(165),素有正直之名太尉杨震参奏权倾一时的中常侍侯览、具瑗,证据确凿,结果汉桓帝不得已,只得将他们一个免官,一个削除封地。
然而那宦官们又岂是好惹的,尤其只要有皇帝给他们撑腰,他们的底气就足了,慢慢的他们也在伺机准备反扑。
延熹九年,党人集团的领袖之一、当时的大臣李膺又诛杀了一名杀人犯法的宦官党羽。可是,接着宦官们便诬告李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而当权者最怕、最忌讳的其实就是大臣们抱成一团了,这样对于他的长久统治显然是不利的,无论这些大臣的初衷是什么。
结果,刘志为了打压一下朝廷内外的“结党”之风,被宦官们所利用,公然向“党人”们举起了屠刀。不仅杀了几个带头的,还又抓了一大批关进了大牢(这其间还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一时之间,宦官集团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不过到了次年,由于新皇后的老爹、外戚窦武等人上书求情,再加上“党人”的社会关系也比较繁杂,其供辞多连及宦官子弟,这样皇帝便格外开恩,乃将党人二百余人“皆赦归乡里”,不过要“禁锢终身”,不许他们再参与政权,所以叫“党锢”,而这次党人们的遭厄就被称作第一次“党锢之祸”。
但是,党人们虽遭禁锢,他们却更加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同情与社会支持,声望反而大大提高。而汉桓帝刘志最终却给国家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就撒手走人了,死前也竟没留下一个子嗣,也没有指定继承人,似乎有些太匆匆……
其他的且不说,单论由于政治*所造成的农民起义,在刘志之前的四位皇帝近40年的统治中,上规模的起义一共发生了大约20次,而刘志统治的20年中,则发生了14次。整个国家无疑在混乱、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
1、丑小鸭是这样变成白天鹅的
二、汉灵帝初期的巩固政权
1、丑小鸭是这样变成白天鹅的
永康元年(167)十二月丁丑,才三十出头、正当壮年的刘志在皇宫德阳前殿驾崩,很快整个汉宫上下便开始沉浸到了一片悲戚之中。
此时,作为城门校尉的外戚窦武脸面上的悲怆之色似乎比他人都更加浓重,但他的双目中却隐隐约约地闪现出了一缕缕亢奋。桓帝就这么着急地走了,未来由谁来做皇帝看来可以由他窦氏说了算,如此也便陡然将窦家重振门风、再现家族辉煌的契机凸现了出来,而这也正是他窦武期盼了几十年的大好机遇。
说来这个窦武家就是东汉前期数一数二的那个外戚世家,只是因为它骄纵太过,才于永元四年(92)招致了灭顶之灾,还连累了当时窦家重要的门客、著名的历史学家、辞赋家班固被下狱处死。而从那以后,窦家就逐渐衰败了。
可是到了延熹八年(165),历史的钟摆却又一次摆向了窦氏宗族,窦武的长女窦妙由民女到贵人、再到皇后都奇迹般地发生了这一年。窦武一向就是个权欲熏心的人,可是在那个特别的时节,他又不能不强迫自己闲居在家,丝毫也不过问时事,远隔现实,只是一意装作潜心读书。不过他的学问确实是闻名当时的,因此求学者几乎踏破了他家的大门。
终于,作为女婿的皇帝死了,他这个当老丈人的就不须装模作样了,他那被禁锢的政治欲求可以一古脑地释放出来了。很快,他就迫不及待地让皇后女儿把自己任命为了大将军,接下来,就是他要确定那位最适合他窦氏擅权所需要的皇帝人选了。马上便有人投其所好,把已故的河间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时年12岁的刘宏给推荐了上来,而窦武也顿时感到眼前一亮。
刘宏的条件果然很对窦武的口味,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命运转折就突然降临到了河间的这个不怎么起眼的亭侯之家。
须知,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河间国也曾经一度辉煌过,在汉顺帝年间,当时的河间王刘政还大肆交结那些豪杰游侠,及一些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人物。他们独霸一方,为非作歹,以至于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永和(136—141)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辞赋家、科学家时任侍中的张衡出任过河间相,主管那里的民政。他任职长达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