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让我们结婚的那一天气温升高。其实内心一直不相信真会如此,但是后来老天真的有眼。我知道,老天一直很善待我。
婚后的日子很贫乏,丹是一个喜欢计较的人,不大度,一扫婚前我对她的感觉。每天要使小性子,不知怎么着就不高兴了。不知为什么,只要我多关心一下我的父母和兄弟,她就生闷气。而我是家里的长子,我习惯于承担家里的一切。看来我俩的磨合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都不敢想象今后的生活。
丹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记得以前我送给她一本书《简·爱》,我说一个女人至少应当看三遍,可是她根本进入不了书本的世界,思想很简单。丹是我恋爱过的女孩中最漂亮的,却是最缺少内容的。
1995年春节过后,我接到表妹珍的电话。她所在的酒店大堂钢琴师不告而别,需要我救场。其实,我那两下子三脚猫钢琴技术是蒙不了内行人的。好在酒店远在市郊,内行人少。为了救场,也权当练琴,就硬着头皮上了,只要你自信也没人怀疑你。穿上西装还挺帅,第一天弹琴,看着客人在豪华的餐厅里吃饭,我的脸上在发烧。从未这样为人服务过,一个客人送了10块钱小费,我把它退了回去,我的自尊让我很矜持。这样弹了三个月,琴艺是提高了不少,但每天单调的演奏让我烦躁不安……
三 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
“我那时候经常想起的是在北京学习的一段往事,那是我藏在心底的一颗种子,一种无力的萌动,那就是到北京去”,我对我的未来说。
“那是1993年的事吧?为何选择去北京?”
“1993年的时候,我去北京参加中国轻音乐学会举办的作曲培训班。当时只是因为我在无锡写歌写了很多年,也获了不少奖。但是在那个地方我没法把它变成音乐,有很多制约。地域、环境等,条件不具备,同时我需要深造。音乐虽然是天赋的,但我还是想通过学习扩大一下自己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人。所以1993年到了北京。我记得是春天的时候,北京柳絮似雪”。
“在北京的哪个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当时住在学校感觉特别好,离开大学很多年了,我依然保留着校园情结。
“1993年4月到的北京,总共两个礼拜的课。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人,分了两个班。一个作曲班,一个演唱班。我想,我是自费来学习的,不想做太多的义务劳动,踏踏实实坐下来,不张扬。就读书、上课。
“但是没几天,不断地有人来跟我聊天,课后、饭后散步。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比较热情,身上有一种亲和力。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太隔阂、太冷漠了。我每到一个地方经常会有人说,一看你就是与众不同。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什么地方不一样。
飞往法兰克福(2)
“那时有人会跟我诉说他们的情感问题,也有一些人谈到前途的茫然。到了结业的时候我主持了汇报演出。因为我以前干团工作也经常搞活动当主持,所以这方面有很多经验。
“当时大家住在不同的宿舍。记得隔壁的一个黑龙江的音乐人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宿舍每天晚上睡觉前聊的话题就是关于你。’
“‘说我什么?’
“‘说你这个人将来肯定能够非常地不一般。’
“我从小就喜欢跟年长的人相处,我觉得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和感受。老家有一个朋友比我年长,叫陈志林,他跟我说过,农村的聪明人到城市去依然是聪明人,城市的傻瓜到农村去依然是傻瓜。
“我到每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被我吸引,希望跟我聊天,希望跟我沟通,在老家也是一样。所以我永远在赋予别人、帮助别人,但是没人能够帮助我。特别是我精神上的困惑、孤独,好像没有人能够帮我,好像都不会觉得我也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慢慢会形成这种习惯。
“做每件事,到每个地方,我都会把一潭死水搞得热气腾腾。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群体的中心。
“那时候,我还写了一首歌‘生日的祝福’,到97年在北京录了音。当时还去拜访过几个老师。”
“好像有付林、张丕基等人?”
“对,他们给大家上课。因为我希望在音乐上得到一些帮助和指导,所以我上课很认真。我想起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他们就会想到我当年,茫然,不知道怎么做?老是有很多希望和想象。所以我现在对年轻人会尽量给予他们一些指点,我觉得这很重要。”
“那时有没有想到在北京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