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九年,即公元626年,年仅二十九岁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唐朝帝位,年号“贞观”,史称唐太宗。
他即位不久,北方强大草原民族首领颉利统率二十万铁骑兵临长安城下,大唐江山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世民审时度势,决定以屈求伸,以退为进,遂忍辱负重,与对手签订城下之盟,为朝廷赢得了增强实力,伺机反攻的宝贵时间。李世民经过数年卧薪尝胆,厉兵秣马,最终击败了强大对手颉利,洗雪前耻,实现了大唐一统。
战争胜利后,李世民趁热打铁,大力推行“夷汉一家”的民族和解政策,缓解因长期争战而形成的民族矛盾,开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新篇章,各草原民族倾心归附,共同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
国家承平后,李世民以隋亡为鉴,推行开明的治国方略,选择了“抚民以静”、“偃武修文”的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理政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桑,安定民生之上,省官并职,整肃贪渎;虚心纳谏,健全法制;擢拔人才,繁荣文化;造就“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新生的唐王朝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大唐因此而成为一个四方来贺、八方来朝的强盛国家。著名的“贞观之治”从此被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光荣与骄傲!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
汉高祖刘邦进入秦国都城咸阳以后,废除了秦国的残酷法律,仅约法三章作为临时法律。封府库秋毫无犯的退军霸上,老百姓尊之为圣人。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
其实他退军霸上,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拿,萧何拿走了秦国的法典,他要认真研究秦国的法律,以便决定今后的治国方略。
秦国的法律:完善到每亩田地要施多少肥、下多少种子;严酷到饲养耕牛的人,耕牛腰围减少一寸打多少皮鞭,都有严格规定。人民有如惊弓之鸟,稍不留神就会遭到灭顶之灾。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就全部都是犯人,人民连生存都成问题了,爱国从何谈起?
萧何最终采用了黄老“无为而制”的治国方略,短短七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中国的经济相当于当时世界经济的总和。府库里的粮食多得来都发了霉,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京城里就连打更的老头每天都有二两小酒喝。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老子的这套“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非常重大。
第四章:道冲
第四章:道冲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笔者字面理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 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容器,但它里面所蕴涵的内容,其运用的领域却是用之不竭的。
渊兮,似万物之宗。
他来自于万物的内在本质博大精深,就像是万物发源的根源。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要不断消磨认识的锋锐部分,消除各种认识的意见分歧,融合各种观点的光辉,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道”客观存在,但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却又深奥莫测。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们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像是在天地形成之先(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笔者感悟
按照老子所处的年代,当然不知道“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即便是今天,人们也是在推测宇宙的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