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另十六个人做到一半就被打断,五分钟后再让他们继续完成。完成后,让三十二人回忆这二十二件事分别是什么。
实验结果是:前十六人平均回忆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多,而后十六人平均回忆率却将近百分之七十。
通过一系列的后续试验,蔡格尼克得出了结论:人们有着天生的完成欲,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对已经处理完的事情更有印象。
中途被打断的人会感到不爽,并期待着完成,所以印象深刻;而顺利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很快就忘了。
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之为蔡氏效应(蔡格尼克效应)。
蔡氏效应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演讲中的留白效应、电视剧中的广告插播等都属此类。我们会觉得网上看电视剧不如电视上看得爽,就是蔡氏效应的影响了。
比如央视节目,《今日说法》中虽然没有插播广告,但是每到案情有所进展的时候都会插入一段案件回放。于是,观众的完成欲被吊起,期待着案情的进展,对前情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而《走近科学》则是做的更绝,有时候就在最挠心的地方来一句,请看下期。于是,下期节目你又来了。
那么,在小说中又该怎么吊起读者的完成欲呢?
在前面的神经链与奖励机制中,从神经链被触动到获得奖励、满足愿望,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神经链被触动,获得奖励的过程却被打断,那么渴望获得奖励的**就会变成完成欲所带来的期待感。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小说中都有主角历尽艰辛,即将得到宝物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横插一脚的剧情。这般再次经历一番波折而获得宝物,比直接获得更让人愉悦。
在章节划分方面,平庸的作者,前一章在事件完成之处结尾,后一章开头时突生变故,开始新的剧情。优秀的作者则会让前一章在事件完成后,突生变故之时结尾,让读者期待着下章的新剧情。
002:从心理学浅析小说角色人物刻画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网络小说中,能否塑造出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直接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们通常采用“扁平人物”塑造,也就是所谓的脸谱型人物。
一般来说,扁平人物的主要塑造方式为强化“人物标记”,包括强化性格标记、语言标记、行为标记等。能够做到这几点,已经足以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但实际上,人的行为、动作也并非总是完全符合某一性格特征的。足智多谋的人也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愚昧无知的人也有一时开窍的时候;粗鲁莽撞的人也有心 ;思细腻的时候;刚毅果断的人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单纯的通过反复出现同一特征标记来强化人物特点,难免会造成些许生硬感。
同时,一个性格独立鲜明的主角,能够使性格相近的读者轻松地产生认同感,同样也会阻止性格不同的读者产生代入感。
本文将会提出另一种人物标记强化方式。
此种方式不但可以更好的塑造特色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更能够避免性格与行为完全统一所带来的生硬感,同时亦可解决不同性格的读者与小说代入感之间的问题。
这便是——强化心理原型标记。
简单易懂的原型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人物的心理刻画,这并不难理解。
但实际上心理学种类非常多,比如研究治疗心理疾病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年龄与心理变化的发展心理学等等。
显然,为了写小说把这些一一学过来根本没必要。
对于网络小说创作而言,原型心理学更加快捷方便。
原型概述
原型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卡尔。荣格,约瑟夫。坎贝尔把原型的来源解释为人类较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卡罗尔。皮尔逊则给出了十二原型的理论。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将原型理解为人格的标准模式即可。
每个人都拥有着十二种原型。天真者、孤儿、战士、照顾者、追寻者、破坏者、爱人者、创造者、统治者、魔术师、智者和愚者,每种原型都可象征一种人格,负责着不同的人生历程。
原型本身并没有好与坏、强与弱的分别。但是由于不同的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其他一些先天因素的不同,原型的表现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