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4 页)
半空之中的东皇终于转过身形对视着众人,虽然看不到他面罩下的面容知晓此人威名的法儒众位新一代还是不由的内心难以平静。
终究还是这一代儒家掌门手掌太阿的伏念展现了过人的心境修为,当先出列左手持剑右手怀抱着一副竹简,对着东皇太一那威压当世的身影躬身行礼,却再也不见紧张的神色,一派淡然的神情看的荀况不由面上浮起一丝喜色。
虽然伏念可能在学术上不能再为儒家开疆拓土,但是这等决断心性却说不得将在日后的天下大变之中为儒家的壮大埋下伏笔。
“先生儒家后进之人伏念,不才借助先辈之力,斗胆向您请教了!”伏念躬身后面带温润笑意,向着东皇太一的身影柔声说道。
东皇太一眼神一闪:“居然还有修炼儒家君子道的,不错!”一句不差显露了伏念作为儒家掌门,终于受到了当世最强者之一的认可。
面对这等夸耀伏念却毫不动容,认真的将体内儒家浩然之气灌入太阿神剑之内,一道隐带白色云气的金龙开始出现在太阿神剑之上,正是其神剑之灵!
随后觉醒的金龙一声清亮龙鸣之后灌入了伏念右手怀抱的竹简之中,朴实无华甚至就连串联的丝线都有些腐朽的竹简突生变化。
竹简瞬间就脱开了伏念的怀抱,构成竹简的竹片一片片成就了翠绿色泽,仿若通透的翡翠一般悬浮在半空之中,上面书写的一个个文字更是幻化成实体,开始逐渐包裹整个周边天地,一瞬间儒家精意中所著述的理想之国仿佛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接着天下又幻化成为了当年纷争不断的天下,无数百姓苦苦哀嚎,一人的身影突然浮现在场中,只是一个背影就已经显得这般温润风雅,不过一个虚浮的身影,居然让得众人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了敬仰之情。
东皇太一这等修为居然也被影响了心境,只见他神元一动又复归淡漠:“这是孔先人留下的墨宝?儒家果然不差!”
此时一段并不流畅的话语又传入了他的耳中:“东。。。东皇。。。先生!小。。。小子不才,也。。。以法家。。。先。。。先辈之物讨教!”
只见一身材悠长举止有礼之人也自出来,只不过刚才那段话似乎废了他十分多的精力,面容有些通红,不过并不影响他的风姿,正是法家之中少有称‘子’之人韩非!
见得韩非如此行动,站在身后的李斯不由为自己的迟疑感到后悔面容憋得通红,内心亦是闪过一丝嫉妒的感觉。
“儒家有孔子虚影,法家又能给吾何等惊喜呢?”东皇太一此时终于被挑起了兴趣。
只见韩非不答话低头一招,将黑布裹着的长条之物纳入手中方才展颜一笑道:“自。。。自然,不。。。不会。。让。。先生。。。失望!”
随后手上一抚,黑布就被其破裂开去,展现众人眼前的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木桩!
只见韩非将木桩猛得一立下,瞬间天地之中仿若多了无数规矩,引得人去遵循否则就会有天地之力惩戒,正是循天地之法以正人法,以天地之心正人心!
一个面带酷色嘴角冷冽的中年人出现在众人面前,轻轻一拱手淡然喝道:“老夫商鞅,不法之徒何在?!”(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终得
(此时商鞅应该是被称为卫鞅或者公孙鞅,但是毕竟是为了大众习惯我还是沿用了商鞅的名称,商鞅是因为他封地在商才得名一般为后人称呼在此说明。)
“老夫商鞅,不法之徒何在?!”木桩立地后,浮现而来的正是一手造就秦国霸业盛世的法家先辈商鞅!
“有趣!居然是拿当年那根立信之木作为意境载体,商鞅倒也是不虚盛名。”东皇太一淡淡说道。
“商鞅前辈以信立法,这根木桩为他立信之用,更是延续了他法家使得天下明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自然最为合适不过!”此时插言的却是李斯,确实因为韩非口舌不便帮之解说,韩非还投去了一丝感激的目光,却不知李斯此时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去咸阳闯荡一番,这天下也只有秦国能够施展法家所学,亦是只有秦国有统一之力了。
“一个虚浮的孔子,一个最后惨死的商鞅,这就是你们给我展示的底蕴?”东皇太一淡漠的声音陡然加剧仿佛带着天威怒气。
“先生威能不可挡,却莫要小看了我法儒两家!”荀况不咸不淡的回应着,听得东皇太一这般轻慢两家前辈,哪怕以荀况的修养也动了怒意!
“哦?”东皇太一不置可否的回应,手上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