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晚渝把山洞里存好的大猪头和下水拿出来开始忙活起来。
主食是馒头,夏荷和周大娘揉面,晚渝把下水和猪头切好。这些下水和猪头几天前就买了许多在山洞冰窖里存放好了,收拾干净放在锅里让夏荷煮着。
晚渝又到菜地里割了韭菜,拔了些青菜在门前不远处的小溪中洗净了备用。
等猪下水和猪头煮熟了,晚渝就用这些猪头和下水做了土豆猪头肉、红烧大肠、肚肺汤、韭菜炒鸡蛋。这边周大娘馒头也上了锅,蒸笼整整摞了五层,屋子里热气腾腾,把晚渝的小脸蒸的红扑扑的,脸上都是汗珠,周大娘心疼她,连忙让她出去休息。晚渝不同意,又把骨头汤煮上锅才出去透口气。
秋月跑到田里让大家回来吃饭,田里的人用牛车顺便装了两车麦子带回来了。牛车是晚渝和张伯改良过的,比以前多装了两倍,远远望去就像两座大山移过来,村里人自然又是惊奇又是羡慕。
短工们把麦子卸到麦场上,看见张伯他们正用脱粒机在脱粒,也新奇地围上来瞧热闹,自是被这些家伙的能干吓一跳,特别是昨日就来帮工的孙大壮他们更是吃惊极了。他们昨日十来个人收割了接近二十多亩的麦子,被张伯四人一上午竟然打下来了,这速度也太快了。
吃饭时,新来的短工更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东家也太大方了。四个菜几乎盘盘有肉,就是鸡蛋农村也是不常吃的,这顿饭简直比过年还好,孙大壮几人倒显得淡定了许多。大家吃着馒头就着菜,喝着骨头汤觉得这就是天堂的日子呀。
下午大家干起活来没有一个人偷懒的,东家仁义自己也不能不仗义呀,这些短工都是在晚渝家做惯了的,对她家情况也多有了解。现在一个孩子对自己都这么好,自己就更不能做对不起孩子的事。
人多力量大,第三日晚渝家的麦子就收光了,孙大壮他们见太阳还老高,对脱粒机心里也痒痒的很,就主动替换张伯他们。张伯他们是加班加点干早有些累了,特别是月白他们年纪小,虽然有周大娘秋月的替换也累得不想动。
一直到晚上,五十亩的小麦终于全脱好,剩下的就是晒了。
晚渝家这边结束后,伯伯他们的麦子也收好了。张伯和周大娘赶忙到他们几家帮忙,六台脱粒机,爷爷他们五家用了五台,还有一台晚渝让过来帮忙的几家先用着,几家人顿时感谢不已。
天成和天白在家负责晒麦子,不时地翻翻场上的麦子,让它充分接受阳光的曝晒。在古代大家都是看天吃饭,麦子怕雨,好在这几天是大太阳,村里男女老少都在地里忙碌起来,争取在雨天到来之际把麦子抢收起来。
有机灵的,见晚渝和水生几家用脱粒机很方便,晚上的时候就过来向周大娘打听,看能不能借用用,周大娘推脱家里现在是晚渝当家,需要晚渝点头同意。
这些人又找到晚渝说明来意,晚渝就顺势说这东西做出来也花了不少钱,皮带容易坏需要收取一些费用。聪明的人立刻就问要多少钱,晚渝掂量一下,“都是本村人,我也就收个磨损费,一个时辰二十文。”
来的人思量一下,一个时辰就要一斤肉钱,都有些舍不得。但是转念一想,这东西干活快还省力,家里也就三五亩地,一两个时辰就结束了,也就当做少吃一顿肉吧了。
果然不出晚渝所料大多数人家还是愿意雇用脱粒机的。为了物尽所用,晚渝让天成、月白一组,永生和月黄一组,天青、天问一组带着脱粒机分散到各村去出租,天明、天翔和月石负责村里的。
妇女这一天在家负责晒各家的麦子,伯伯他们则和孙大壮六兄弟负责到晚渝家用牛耕田、挖沟,村里人见晚渝家的田又有了新花招,好好的田中间竟然挖起了那么深的那么宽的水沟,大伙不仅为他们家心疼起来,这得少收多少粮食呀。再想到田里的稻苗,估计她家秋季连种都收不上。
晚渝没空顾及大伙的心思,她指挥张伯他们把肥翻在地中,中间养鱼的水沟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挖,苏大壮兄弟几个虽然不明白晚渝为什么在好好的田中间挖沟,但是大家都不是多嘴的人,谁也没有多问,只是拼命地干活,晚渝对他们很满意。
中午吃饭时,派出去外村的几个少年都没有回来吃饭,走的时候从家里带了馒头和咸菜就是他们的午饭了。留在村里几人轮换回来匆匆吃点就忙去了。
午饭晚渝烧了血肠,这血肠是自己一大早和胖婶到荣屠夫家里定的,猪肉丸子、麻婆豆腐、芹菜肉片,干的是体力活吃得自然也要跟上了,干活的人吃得很满意。孙大壮几人还不知豆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