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3 页)
一。
等到考官发下来试卷,白龙江早已研好了墨,拿到发下来的试卷,白龙江看了看,亏的他在雁荡山上常诵读诸子百家,对儒家经典更是心中自有沟壑,只见第一道题就是考贴经里的内容。
苟日新;日日新;()填空。白龙江看到心中暗喜,想都不想就把“又日新”》无>;错》小说 m。quleDU。cOm写了上去。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填空题。考生只要熟读经文就能作答。
翻到第二题是又是贴经里的内容,公孙丑问:“敢问夫子恶乎长?”曰:()。白龙江心里狂喜,没想到县试的内容这么容易,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给填了上去。
连续填了几个儒家经典的内容,然后就是算术。
“算术”则是考智力问题,跟贴经相比的死背烂记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出考生是不是正常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有‘包替’现象产生。
第一题只见有一段文字介绍:“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确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这实在是白龙江熟的不能在熟的论语里的内容。
只见下面画了个九宫图,道将壹至玖的数字按照一定的方式填入九格内,使每一行,每一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和都分别相等。
白龙江一看这个九宫图就知道这实在是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河图洛书他研究不下百次,每次在雁荡山底难过的时候都会翻出来做下一二:只见他提笔写道: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想了想把图在翻过来写了好几种方法。
做好了第一题,白龙江抬头看了看天,天灰蒙蒙的,有一点微风伴随着众人焦着的心情一起散淡在清风里。
白龙江连续做了好几道算术题,又看到一个题目,只见题目介绍道: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大将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
白龙江想了想「孙子算经」也有类似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术曰:「三三数剩一置几何?答曰:五乘七乘二得之一百四。五五数剩一复置几何?答曰,三乘七得之二十一是也。七七数剩一又置几何?答曰,三乘五得之十五是也。三乘五乘七,又得一百零五。则可知已,又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即得。」
白龙江想都不想就把一千零四十九给填了上去。
大概由于是秀才考试,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没有策问和赋诗也就没有难度。
白龙江对这些东西实在是不能再熟了。所以三两下不到半个时辰就答完了。交上考卷走了出去。
吴知县有点惊讶,五年主考,第一次见到交卷这么早的人,莫非是老天开眼了?等到白龙出去后打开他的试卷看去,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错误!
又过了大约有两个时辰左右,考试才结束。所有人员走出考场在外面等待。吴知县和学政当堂批阅。
又两个时辰以后,考试结果出来了。白龙江排在第一位,张成则位列第五。前五名全部录入,授生员称号。
等到白龙江和张成回到周贡生的家里,周贡生丧子之痛已经烟消云散,看到他们两个都获得生员,连忙吩咐家人开酒席庆祝。
白龙江吃过酒席之后,来到自己的房子,四面纱窗,抬头夕阳低垂,低头叶黄花枯,景色极美。
接着是有人来报吴知县在伊川县城最著名的刘一手酒家安排宴席,宴请五位秀才。刘一手酒家位于伊霖河边,阁楼之上,四面纱窗,抬头是夕阳无语下终南,低头是伊霖水浩浩不复反,景色极美。
吴知县开场致词“难得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