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系有开专业的声乐和形体课,干这种工作小KS,收入也很好,一般一个晚上一千多,唱歌是一首两三百的价,北京的酒吧业非常发达,基本上电影学院的学生只要愿意去都是抢着要。
其他的系来说,导演系、文学系、管理系的学生会去写剧本,一般是地方上小的电视剧剧组要,这种学生作文式的剧本很好写,而且电影学院学生的专业名声又好,很好卖;摄影系的学生给平媒和杂志拍照,一张作品能买四五百,也算财路不错,只是自己要搭器材损耗和胶卷钱;美术系的老师经常去外面接一些设计的活儿,有剧组的也有动漫的,象杨娴儿这样的学生,给一些战争片画战船、主要兵器设计什么的,一幅图可以赚到五六千块钱;录音系的人也是赚得北京酒吧和演出单位的钱,做DJ、负责调音还带修机器,李佩佩就是每天晚上去学校最近的酒吧上三个小时的班,暖场DJ和调机器,一个月三千块钱。
艺术学校的学生心眼活泛,其他的打什么工的都有,在这种学校如果说有那个学生穷得吃不上饭,真会被人笑死。
易青打听完行情后就开始行动,通过孙茹介绍接了个电视剧本来写,估计三个月写完,能赚五千多块。但是这么点钱是远远满足不了易青的需要的。
易青寒假回家过了个年,依依也回去跟妈妈在一起过了几天。然后易青就急急忙忙回到北京,准备赚笔钱等依依回来时让她惊喜惊喜。
明年依依就没理由住在人家徐晓君的学校里了。而易青也是,住那种又脏又潮的八人宿舍住得都想吐了。易青希望明年依依顺顺利利的考上,然后他存点钱,两人在外面租个房子。在北京,大学生试婚同居是很时髦的事,易青当然也觉得二人世界比较好。
钱哪!这些都需要钱哪!
易青正月初八就回到北京,给孙茹打电话。孙茹兴高采烈的自己开车出来见易青,两人在外面玩了一天。
易青知道他门路多,就问她打工赚钱的事。
孙茹知道易青不喜欢写剧本来钱慢,只是奇怪他怎么跟穷疯了似的,整天琢磨钱的事。
孙茹想了想,道:“我认识一个北影厂演员部的小官儿,他管着一大票群头,他手下有个群头回老家不干了,赚够了回去盖房子娶媳妇儿去了,干脆你接手干一阵吧。估计也能带四五十个群众演员,一个月只要出两个戏,也赚不少钱呢。”
“群头”就是群众演员的头儿,也叫蛇头或者叫圈头儿的都有。
早时候拍戏的做法,是通过行政力量给武警和当地一些驻军下任务,把人家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战士拉来做群众演员,省了群众演员的工资不说,连盒饭都省了。
我们看到的很多老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那些,还有早时候的古装武打片、古代战争片,全是战士们辛辛苦苦充的场面,那时候外国人都惊叹中国导演驾御大场面的手法真高明。狗屁高明,战士们全都训练有素,走队列都不带斜视的,跟普通群众演员当然不同,好用听话还不花钱。
现在有政策出台,严禁使用公共资源、警力、军力是保卫国家社会不是给你们拍戏的,这样一来,群众演员这个行业才越发盛行起来。
中国的群众演员分两种,一种是影视基地里的,比如天津、四川、浙江横店等等,这些地方的群众演员往往是全村的剩余劳动力由村干部组织起来,专门等着剧组来赚这笔钱。中国的影视基地就那么几个,这些人总有戏拍,比种田强得多了,这种群众演员他们的群头往往就是村干部或者大姓的村里族长。
还有一种就是孙茹介绍的这种,一般是外地来的下岗工人、失业者、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常常蹲在电影厂、电影公司和其他拍摄单位的门口,等剧组来要人,俗称“蹲活儿。”但是剧组负责演员的副导演通常不会那么麻烦的一个一个来招演员,于是跑单帮的群众演员往往混不下去了。就有了群头这个行当。一般是些当地的地头蛇,熟悉这个圈子行当,在各个剧组说的上话的人,比如电影学院管理系的学生放假就经常干这个,也算专业对口。
一般是四五十个群众演员跟一个头儿,这是常见的;也有二三十个人的,叫小群;多的有一两百个人的,叫大群。
群头儿负责帮群众演员们拉活儿,跟剧组的制片和副导演接洽,谈判待遇、安排住宿,包括盒饭里应该几个肉菜几个素菜都需要讨价还价。
群头又依附在相应的电影厂或者拍摄单位手下,比如孙茹给介绍的这个北影厂的小干部。这些外地的群众演员、暂住证、临时户口,都要通过这个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