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2/4 页)
得这个时候来投奔燕王,毕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对于个人『性』命他还是很看重的,但对于燕王,他却确实和穆肃有同一班的心思,那就是借着这次朝廷天下擒王的机会,一睹这位称雄塞外大名鼎鼎的王爷。
这会儿瞧穆肃被高贤宁骂得满脸通红,也于心不忍,好歹二人也是同乡一场,瞧他目含乞求之意,微微点了点头,新中国同时也想一撮好友的锐气,微微一沉『吟』,便道:“贤宁兄,你太天真的了,自秦王嬴政一统六国,我大汉皇帝,能如太祖这般分封诸王镇守天下的有几个?周分封天下,江山八百年;秦不分封,建立州县,二世而亡。汉朝分封诸王,虽因晁错一人,引发祸『乱』,但经此一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逐渐削掉天下诸王权力,但这天下便稳定了么?汉武帝一死,外戚王莽乘虚而入,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好好的锦绣江山便就此灭亡!“纪纲说了一通,不知是口干还是激动,端起桌上的一碗烈酒,仰起脸,咕噜咕噜的一口气喝得底朝天,猛的一抹嘴,继续道:”唐宋没有分封,最后弄得一个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说到底,江山是否永固,并非诸王之罪,以我大明洪武皇帝雄才大略,大肆分封诸王驻守边疆,为我大明巩固江山,实乃是上上之举。”
面对纪纲的这一番问话,高贤宁倒没显得如何慌『乱』,略一皱眉,冷哼了声道:“没有诸藩,江山未必千秋万代,可分封诸多,王位世袭;这些藩属王国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况且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上万不等。如此下去,我大明岂非国不将国,单凭这一点,当今圣上执意削藩便没有错。燕王乃是诸王之首,雄才大略,一旦挥兵南下,朝廷势必无人能敌,以我看,朝廷削出燕王藩位,势在必行,那燕王若是识时务,就该主动向朝廷请求削藩,若不然……“嘿嘿……高贤宁冷笑了一声,继续道:”终有一日,大军压境,以燕王区区北平一地岂能和我大明数百万雄狮对抗,只怕到时悔之晚矣。”
朱能平日最敬重朱棣,此刻耳听此人如此侮辱朱棣,如何能忍得住,一双牛眼恨不得将高贤宁吞下去,若非萧琴按住,只怕高贤宁的瘦弱的身躯,挨不了朱能的几下。
萧琴瞧高贤宁满口信誓旦旦,不由得摇了摇头,心道:“书生误国,果不其然,此人和方孝孺有的一拼!”便在这时,那纪纲嘿嘿一声冷笑:“贤宁兄当真是天真的很啊,如今燕王兵权已被削,府中所用之人,只不过是区区数百人,但朝廷仍旧对他不放心,派遣张谢二位将军数万兵马将燕王府团团围住,如今派遣天下兵马擒王,以我看,朝廷之心绝非削燕王的藩位这么简单吧?”
听到这里萧琴朝那纪纲望了一眼,瞧他脸『色』镇定,无丝毫的慌『乱』,又听他分析朝廷削藩等大事一针见血,心中不由得暗暗惊叹,心道:“此人日后能权顷朝野,指鹿为马,单凭这份能耐便无人能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首订哦!
第13卷 560章:大胆刁民
高贤宁冷哼了声,道:“朝廷自是有朝廷的用意,不过朝廷所忌者,自是燕王,燕王朱棣乃诸王之首,又久领大军,威望素著,这次圣上削藩,无论从哪方面看,朱棣这个燕王都属必削之列!“顿了顿又道:”况且燕王早已心怀不轨了,朝廷如此削藩,也不过是为了让燕王明白朝廷的决心,他若真是忠于朝廷,自当明白当今圣上的心意,自动削其藩王之位,做一位太平王爷。”
此话尚未落地,便听得萧琴冷哼了一声。这一声极大,那纪纲和高贤宁满脸惊觉的望了一眼萧琴,这时才发觉自己三人再次高谈阔论似有些不妥,倒是那纪纲目光在萧琴脸上逗留了片刻,瞧萧琴气度不凡,微微点了点头,竟冲着萧琴抱拳行了一礼,萧琴虽心知此人日后为了飞黄腾达不择手段,但此刻倒是一个正人君子,瞧他抱拳行礼,自己也不好摆上架子,微微行了一礼,正欲坐下,忽听的那高贤宁盯着萧琴冷声道:“这位兄弟,刚才小弟所言,可又不是之处?“
萧琴心中本想骂一句,你读书读傻了吧,但自己面对的好歹也是一个古人,不敢对古人不恭,听他询问,也不客气,微微一思索道:“这位兄弟所言,在下不敢苟同,常言道,蝼蚁尚未偷生,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朝廷若死真的有意削藩,大可削了诸王的兵权,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举,让众位王爷做一个太平的王爷,但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