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页)
戎做了一名小兵,洪武三十年,平羌将军齐让征西南夷无功,朱元璋让宋忠担任参将,跟从杨文讨伐,宋忠见他武功颇有些根基,便收在了自己的帐下,做了一名随身护卫。徐铭纵马追了去,他骑术又好,使的是一把尖头银枪,单手提着马缰,片刻便跟了上来,恰好看见宋忠和那鞑子军官决斗,趁其不备一枪便结果了那鞑子军官。
这时,徐铭勒住马缰走了上前来,手腕一抖,那柄尖头银枪斜刺而出,顿时两个迎面而来的鞑子“啊“的一声,落下而亡,鞑子兵没料到他如此厉害,纷纷后退了数步,徐铭一拉马缰来到宋忠的跟前,大声道:”大人,天『色』一黑,我们便立即被围困在城外了,眼下不宜力敌快快回城!“
宋忠微微怔了怔,猛的大刀一出,血花飞溅,猛听得他一声大喝道:“回城!“徐铭听他如此说,慌忙调转马头二人左刀右枪,一路猛杀,数十个鞑子兵纷纷不能敌,迅速让来了一条路来,二人一声暴喝,纵马狂奔而出,身后的鞑子兵纷纷追赶的一阵,眼看二人离城楼越来越近,城楼上蓄势待发的弓箭手,纷纷勒住马缰,此刻天上尚未漆黑,天空还有最后的一抹亮光,城楼上的弓箭手识得宋忠,纷纷弯弓朝鞑子兵一阵猛『射』,立即『逼』退了他们,鞑子兵见状,纷纷驻马收了圆月刀,取下背负的弓箭追『射』。虽知晓前往乃是敌人城楼,也顾不得许多,『乱』箭齐发,饶是如此,仍然数十枝羽箭自宋忠耳旁“嗦”的一声飞过,若非他灵敏过人,只怕当真还给这群鞑子兵『射』伤了, 眼看城楼在即,宋忠一声猛喝,坐下良驹一声嘶鸣,四肢蹄子一阵飞奔,便闪进城门,那些鞑子兵眼看敌人就要进入城楼,也顾不得这么多,又是一阵『乱』『射』,万箭齐发,犹如漫天飞雨一般,忽然一支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来,宋忠虽穿着铠甲,不怕刀斧砍劈,但是锁扣之间的缝隙却无法阻挡箭簇的『射』入,这时宋忠只觉得背心一震,后脊上**的一阵疼痛,那只利箭已通过后背的缝隙之间,『射』入了左肩的肩膀处。
这一箭虽不重,但『射』得极为精确,能在万箭齐发当中『射』中铠甲上小小的缝隙,让人不得不佩服,城楼的弓箭手一见宋忠中箭了,纷纷回『射』,那鞑子兵顿时一片哭号之声,随即马蹄声四起,纷纷逃离了去,徐铭跟在宋忠身后,见宋忠受伤,慌忙跟了上去,二人一纵马匹,便跃进了城门,守门的士兵见宋忠、徐铭二人纵马进的城来,纷纷一拥而上,城门“轰“的一声巨响便被关上了。
………………………………………………………………………………………………………………………………………………………………………………………………………………………………………………
进入城楼,徐铭快速下马,冲着城楼上喊道:“快,快将军受伤了,快叫大夫!“两名小兵迅速的朝城楼上跑了去。宋忠却浑然不在意,一手勒住马缰,坐在马上扭过头冲着苍茫的大漠望了望,见鞑子兵纷纷后退,顿时哈哈哈大笑了起来,笑罢冲着楼上的一干士兵道:”他『奶』『奶』的,真是痛快,痛快之极啊,若是老子早点出城,早就把这批鞑子兵给砍了!“
徐铭见宋忠背后『插』着一把羽箭,心中微微着急,想拔掉又怕流血不止,只得冲着一个小兵道:“大夫怎么还没来啊!“
小兵唯唯诺诺的又朝城楼上跑了去,宋忠见徐铭如此紧张摆了摆手,道:“这点小伤不碍事,徐护卫不必紧张!“徐铭瞧他神『色』还算正常,心知这箭并为喂毒,心中稍感放心,微微一沉『吟』道:”将军,有一事,手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宋忠望了徐铭一眼,皱着眉头道:“都什么时候了,说话还吐吐吞吞的,有什么事情赶紧说!”
徐铭面带忧『色』,好一会儿才幽幽道:“将军,那批武林人士还在城楼外鞑子的大营里?“
“什么?“宋忠惊出了一身冷汗来,这批武林人士乃是奉命擒王,若是在边关出了什么事情,他宋忠就算有是个脑袋估计到时候也不够砍,刚才那会儿他只顾着杀鞑子兵,浑然没想到还有一批江湖草莽跟着自己冲杀了出去,这会儿听徐铭提起,让他如何不惊。
陈文琦等人在鞑子兵营胡『乱』的冲杀了一阵,眼看鞑子兵犹如绵绵不断的江水一般蜂拥而至,不由得暗暗叫苦,心道:“想不到我陈文琦一世英雄今儿会死在这儿?“心中虽急迫,但一时也想不出好的法子来,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忽然一个身影一闪来到了他的身边,他吃了一惊,定睛一看,确是曹剑秋,但见他满脸喜『色』,不由得暗暗好奇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