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缡右帐踔行牡氖�炅形�八拇笾е�薄4宋囊怀觯��鸶鞔竺教宓墓惴汗刈ⅲ�矶嗝教逦�颂乇鹂�枳ㄌ猓��⒈缏郏�嘟现�拢�难а芯拷绾推缆劢绲姆从θ聪缘美渚残矶啵�诘氐慕鹩寡芯孔�页履�攵酝跛返呐�捞岢鲆煲椋�衔�鹩剐∷凳遣欢洗游湎阑孟胱呦蛉松�质担�庸诺浼壑倒勰钭呦蛳执�松��⒎鞘恰靶楣沽艘蝗褐泄�说男蜗蟆薄�
随后,袁良骏于1999年11月10日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一文,肯定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出现,“既是旧武侠小说的脱胎换骨,也开辟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但认为他“依然无法全部摆脱旧武侠小说的痼疾,仍然无法不留下许多粗俗、低劣的败笔”,总体构思的概念化、公式化,脱离了现实生活,不食人间烟火,天马行空,云山雾罩,刀光剑影,打打杀杀,拉帮结派,将武侠置于历史背景之上,有以假乱真的副作用,最终将金庸小说归结为低档次和低品位的畅销书,并且“不客气地说,像武侠小说这种陈腐、落后的文艺形式,是早该退出新的文学历史舞台了”。这种批判与反对显然是站在知识精英的立场之上,出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武侠小说的弊病加以批判,但却因其忧患意识之切而形成过于偏激的观点和言辞,难免遭人非议,此后严家炎便几度撰文与袁良骏就金庸小说展开讨论。
尽管“金庸热”不断引发人们的各种争论,但无论如何,金庸确是一个幸运的作家,他创作武侠小说十余年,封笔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他在世人“追捧金庸”与“拒绝金庸”的纷争之中,目睹着自己的作品逐步完成“经典化”的过程。
延伸阅读
金庸:《神雕侠侣》,三联书店,1994年5月版
金庸:《倚天屠龙记》,三联书店,1994年5月版
严家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在查良镛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辞》,香港《明报月刊》1994年12月号
鄢烈山:《拒绝金庸》,《南方周末》1994年12月2日
袁良骏:《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10日
文硕、李克主编:《我是网虫我怕谁:网民对垒“金王论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94《黄金时代》(1)
体裁:中篇小说
作者:王小波
首次出版: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年9月
(杨早 撰)
当国内读者有缘拜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时,它已经获得过台湾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并在香港、台湾出版了单行本。对国内文坛而言,他是一个闯入者,被某评论家称为“文坛外高手”。
即使《黄金时代》出版之后,王小波仍未以小说家身份引起足够的重视。他的作品少人喝彩,他的投稿屡屡被拒。这位匹兹堡大学东亚学硕士、前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晚年更多地被看作一位杂文作者,他的随笔出现在《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重要报刊上,但专业文学期刊仍然对他视而不见,只有注重先锋的《花城》每年发表他一篇小说,也许因此,王小波将他的“时代三部曲”交给了花城出版社。
王小波没有看到他的随笔自选集与小说集的正式出版,便于1997年4月11日去世。死亡似乎唤醒了什么,王小波突然获得了生前从未享受的殊荣,各报刊纷纷发表纪念、研究文章,他的文字不断结集、出版,一批批年轻人模仿他的笔调,并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王小波之死,成为1997年乃至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化事件。
王小波并不是真的天外来客,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这些作品不少都发表过,却从未引人注意,其实在当时的文学情境中,这些篇什相当可观),他还保持着纯美的想象和色调。但是他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消解意识总是作怪,让他不肯干干脆脆地煽一把情。《绿毛水怪》设置了一个听者“我”来反复打断和质疑、嘲讽老陈的叙述,反而很好地滤清故事本身的荒诞不经,真正凸显的是妖妖那类人对庸常生活的反抗和决绝。《地久天长》描述的是乌托邦式的青春友谊和快乐,可是邢红、大许和“我”之间的三角设置显然不可能一直维持。让邢红落入死亡的俗套实在是作者的不得已,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小说“现实性”的妥协。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