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79年11月20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76《天安门诗抄》(3)
在新中国文学史上,天安门诗歌运动一直被视为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分界点,被赋予了结束一个“旧时期”或开启一个“新时期”的文学史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天安门诗歌运动”开始进入文学史的叙述之中,如郭志刚等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所院校联合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等。在22所院校联合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总结说:“在天安门广场的抗议运动中,诗歌是革命的炸弹和旗帜,是人民用以跟‘四人帮’拼搏的主要武器。……在中国历史上,人民群众用诗歌作为武器直接参与*,参与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斗争,这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战斗作用,鼓舞作用,以致于团结群众的作用发挥得这样充分,这也是‘四五’运动中仅有的现象。”
在众多的文学史叙述中,大都肯定或彰显“天安门诗歌运动”的思想价值,而对其诗歌的艺术评价不高,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天安门诗歌的政治性因素过强。张清华的《关于当代诗歌的历史传统与分期问题》(《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一文具有代表性,他说:
在文学史中;关于当代诗歌变革发端的起点;过去通常是把1976年清明节爆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作为其标志的。但现在看来;这一说法已经缺少说服力。因为“天安门诗歌运动”首先是一场反对“四人帮”的政治运动;是公众对*灾难的一次自觉的反省;而不是一次纯粹的诗歌和文*动;其次;“天安门诗歌运动”所采取的诗歌形式主要是古体诗在我国的“复兴”;人们之所以人人都采用旧形式;是因为这种方式易于传播沟通;易于产生所谓“兴、观、群、怨”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它和当代诗歌发展的方向尚有明显的不一致处;第三;“天安门诗歌”中虽然有不少作品表达了对文化专制的痛恨和对*进步的强烈吁求;但也还带有明显的上个时代的思想痕迹;比如对周恩来的悼念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个人崇拜的情感因素在内。从这几个方面看;“天安门诗歌”并没有真正开启一个新的诗歌时代;它所包含的一些新的思想因素也未充分发育。鉴于这一些原因;考虑当代诗歌的变革起点;应做更深入的历史探察。
发生在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并非是一场纯粹的文*动,其中政治因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正是因社会政治的黑暗、强权的压迫进而导致了人民的反抗,从而转变了政治、思想的格局,文学作为社会的镜子是无法置身事外的,考察天安门诗歌的价值离不开政治的因素,谈及当代中国文学史也不能避开天安门诗歌运动的价值。陈思和认为,新时期文学作家有两种构成:来自50与70年代末;新时期文学的来源,则是话剧《于无声处》《重放的鲜花》与天安门广场上的民间诗歌——《天安门诗抄》。(《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四十年挥指一弹间。天安门诗歌运动已成为历史记忆之海的一滴浪花,只有一本《天安门诗抄》还常常地警醒着我们,无声地讲述着那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
延伸阅读
童怀周:《天安门诗抄》,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编辑组:《革命诗抄》,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张桃洲:《历史转换的悖谬与契合——“四五”诗歌运动的诗学意义》,《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武善增:《再论“四五”天安门诗歌在文学史中的定位》,《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龙扬志:《叙述中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77《班主任》(1)
体裁:短篇小说
作者:刘心武
原发刊物:《人民文学》
发表时间:1977年11月号
(李兆忠 撰)
1977年夏天刘心武在密云写《班主任》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此举将开启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中国新时期文学。尽管日后著作等身,艺术风格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