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起激烈的枪声,原来是土匪借着夜幕掩护摸了上来,同志们立刻投入了战斗。枪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天蒙蒙亮时才渐渐停止。
黎明时分,雨住了,风停了。土匪们无声无息地从丛林中消失了。清点战场发现,又有6名战友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土匪袭击中牺牲。
自从江山出发,母亲他们一路上遭受了小股土匪几十次的骚挠和袭击,虽有伤亡,但以这次损失最为惨重。
母亲后来总结教训时不无遗憾地说,假如那天夜里不是风雨交加,地形复杂,哨兵就会发现偷偷摸上来的敌人;假如不是严格遵守了纪律,宿营在殿外的空地上,目标也不会过于明显;假如不是考虑到马上就要和大部队会合,思想放松了警惕,没有加双岗,也不会让敌人突然打到面前;假如……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严酷,从来就没有假如。幸存的同志默默擦干了眼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霞,又坚毅地向前走去。
就这样,母亲和她年轻的战友们经过一个月的风餐露宿,走过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于八月中旬翻越了最后一座山岭归宗岩,当他们走进建欧县城和先期到达的兵团总部机关战友热泪盈眶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时,叶飞司令员在他那间不大的指挥部里,已经发出了围歼福州守敌的作战命令。
福建省会福州市又名榕城,人口50万,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之一。它位于闽江下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易守难攻。七月初,当十兵团大举入闽后,蒋介石坐卧不安,亲自从台北飞临福州督战,严令国民党第6兵团司令李延年部6万余众全部布防于福州及外围山区,为了给守军打气,又火速从台湾运来一个加强团增防马尾地区,以保福马线与闽江口的交通要冲。
8月11日,叶飞兵团3路大军同时出发,远程迂回,三面包围,对守敌形成了强大的钳形攻势,锐不可挡。
右路29军从南平出发,翻越层峦叠峰的沙县、永泰大山,强渡闽江,长途奔袭500余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入敌后,截断了福州与厦门之间的联系,堵截了福州之敌的南逃之路。右路31军从古田出发,一路攻占丹阳、连江和马尾港,封锁了闽江口,完全切断福州守敌海上退路。中路28军单刀直入,直插福州。至16日,三路大军兵临城下,对福州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8月17日拂晓,叶飞对作战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10兵团3个军的主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如卷席。战斗仅进行了几个小时,红旗就插上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大楼的顶端,榕城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中。
这天下午,母亲所在的青干大队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跟随在主力部队后面,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进市区。叶飞司令员乘座在一辆美式吉普车内,不时站起身向两旁的群众挥手示意。成千上万的榕城市民欢歌笑语,敲锣打鼓,走上街头,欢迎人民解放军。欢呼声、鞭炮声伴随着有节奏的步伐声、马蹄声,编织成雄壮的乐章。母亲昂首挺胸走在队伍中间,满腔的自豪淋漓尽致地洋溢在容光焕发的脸上。面对倾城而出的欢迎群众,她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了翻身做主人的欢乐,所有的疲惫也在瞬间化为乌有。
我母亲他们并没有在城里安营扎寨,隆重的入城仪式刚一结束,青干大队便奉命撤到福清山区,加紧未完的课程。
这条母亲入城时走过的大道,被后人以解放福州日命名为“八一七路”延续至今,以此纪念那些为解放榕城牺牲的10兵团勇士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五 南下
青干大队驻地是个非常古朴的山村,四周繁林茂密,峭壁陡崖,村南有一个几十丈高的瀑布,一涉如链,蔚为壮观,一条小溪村中流过,田园房舍,倒映水中。清晨漫步村中,但闻鸟声、虫鸣、流水声此起彼伏,合成一部大自然的鸣奏曲,令人舒坦惬意,是一处远离战争与死亡的世外桃源。
母亲在这里度过了最后一个月的学员生活,每日重复着出操、上课、听报告、分组讨论、熄灯休息的学员生活,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与艰辛惊险的行军生活相比,简直上了天堂。但母亲的心情并没有随着平静惬意生活的到来而平静下来。而是期望着枯燥无味的学员生活早日结束,尽快分配到战斗部队里去。她心里明白,新中国的生日一天天临近,用不了多久,福建全境就要解放,到那时候,可就什么战斗也赶不上了。
就在母亲心急如焚、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我父亲正在为新中国的诞生进行着最后的殊死战斗。
8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