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页)
你们如愿的。”
眼眸掠过一缕精光。
太子有人有计谋,他也有,针锋相对,该出手便出手。
压过这番念头,他心血来潮,取出一副画轴来。打开,笔墨湛然,正是叶君生所作的《白眼望青天》。
此画,逆当今画坛之风,笔走偏锋,状甚古怪。然而赵匡明心有城府,斟酌后却明白了画中的寓意。
聪明人,叶君生果然是个聪明人。
那么,就拭目以待,看最后乡试公榜结果吧。
平步青云,而或潜龙在渊,尽在旦夕之间。
正文 第两百九十九章 怪异
(感谢“泡发胖大海”的万币厚赐,以及书友“夜色当空”“辰。月”“jonesw ”“书友13040517”、“一两好酒 ”等的慷慨打赏!)
夜幕如海,繁星点缀。
礼部衙门,乡试批卷处灯火通明,负责审阅的一众官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赶点工作,要把所有的事务落实下来。
屈指一算,后天,便是公榜之期。
数以百计的宗卷,今已完成得七七八八,大部分成绩结果都出来了。
这些宗卷,先由同考官批阅,最后交由主考官。而每一道程序,每一道评语,都要盖上专人印章,甚为严谨。
亥时,礼部尚书楚云羽过来巡察。
“茂公,今日进度如何?”
茂公,姓陈,乃是今届乡试圣上钦点的主考官。年约五旬,面皮黝黑,性格刚直不阿,素有青天之名。
他略一拱手,道:“颇为顺利,经过计算,只差最后十余份卷子了。”
楚云羽漫不经心地“哦”了声,随口又问:“今届乡试,各地才子云集,数十年难得一盛况,其中想必出了不少锦绣文章吧。”
陈茂公撸了撸胡须,笑道:“确实不错。”
楚云羽道:“呵呵,圣上求贤若渴,得知如此,必然龙心大悦……嗯,可否让我先睹为快,看几篇好文章?”
作为巡察大员,他这个要求虽然不合规矩,但也不算过分。往届之际,多有同例。
反正程序走到这一步,基本尘埃落定。
陈茂公便择出中举的宗卷递过来:“楚大人请看。”
看,为了避免嫌疑。自然要当面看。
楚云羽也不客气,把密封住士子姓名身份信息的宗卷拿起来,认真看着。
第一份不是,第二份也不对……第三份还不像。
他翻动的速度甚快,接连把这些宗卷全部看完,不禁有些茫然:诸多文章,笔迹对照,竟无一份符合叶君生的。
怎么回事?
难道说叶君生竟发挥不佳,没有被录中?
在此之前。楚云羽想过无数可能性,唯独不做此想。皆因近年叶君生横空出世,风头正劲,按道理,参加乡试亦十拿九稳。即使中不了解元。可中举总该没问题的。
三试第一,头顶天下第一才子光环,诸如种种,怎会马失前蹄?
心里沉吟着,表面却不露痕迹,免得被陈茂公怀疑,道:“果然不错。篇篇上佳,花团锦簇,质量很好呀。看来解元之争,难分难解。一时瑜亮,不好抉择。”
陈茂公道:“解元定夺,还得通过翰林院那边,最后才选出来。”
楚云羽道:“这个我自然知晓……嗯。还有些时间,再给几份试卷看看如何?”
陈茂公把剩下的一部分宗卷也递来。
楚云羽接过。迫不及待翻看。然而看完最后一份,依然找不到那熟悉的笔迹。
其乎怪哉!
难不成,叶君生真是失了水准,导致折戟沉沙?
这并非不可能的事。
自古科举乡试,要求苛刻,不少才华横溢的士子都难以发挥出真正水平。又或者,他们心思灿烂,文不对题,导致被刷下来。
科举文章,章法严谨,绝不像诗词类那般天马横空。故而很多大诗人,在科举上屡考不中,最后不得不借酒消愁,流连于山河之间,满腹牢骚。
人情练达即文章,考试,不但要具备才华,更要等得揣测上意。如此,才能一举中的。
倘若叶君生真得没有入围的话,呵呵,自己与殿下,岂不虚惊一场,白担心了,一些后手皆无用武之地呀?
想明白这一层,楚云羽顿时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己方煞费苦心地前堵后截,总是功亏一篑,本想着大势已去,岂料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