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这无疑是在提醒王嘉驹,干部问题人大主任不要过多插手,人大的职责是在省委的领导下,监督一府两院。
王嘉驹立即意识到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不是有意所为,而是当主角时间长了再当配角有点不大适应,稍不留神就滑到主角的位置上。他说:“干部问题由你们省委决定,用不着和我商量,也不用给我通气,我不干扰。”
五
桂为民这两天的心情特别好,似乎又有好日子来临了。
自从交流到南集后他就是好戏连台。交流之前他的职务是副专员,到南集后任地委副书记分管农业。从副专员到副书记,虽说级别没有升,但是职务明显升了一截。副专员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要想对大政方针有决策权就必须进党委班子。
如今,他不仅是地委委员,还是副书记。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到南集不久行署专员就被调到省政府工作,专员的乌纱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专员竞争很激烈,副地级干部都有条件争取。桂为民有两大优势:一是外地交流干部,在省委组织部挂过号;二是副书记,职务比其地委委员、副专员要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争取到了董作为的支持。
董作为当地委书记之前也是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尚不亲帽子亲,找到了共同语言就找到了上门的理由,请教也好攀近也好,反正越走越亲。开始他喊董书记,稍后喊书记,再之后喊大哥,谦虚得就像徒弟见了师傅。不仅如此,还喊董作为的爱人田淑琴叫大姐,一举一动就像一家人似的,博得董家上上下下不把他当外人看待。
有些人看不惯,认为肉麻。党内应互称同志,他却称大哥,明显有江湖色彩。
微言传到董作为耳朵里,董作为说江湖义气不是坏事,比起那些弯弯绕绕的人要好得多……
专员虽然由省委决定,但是作为地委书记的董作为有建议权,并且他的意见很重要。从相容性出发,董作为更希望找一个能够驾驭的人当专员。
桂为民是外地人,在本地没有建立自己的班底,当选后一定听话。其他班子成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很难动。
于是,任命书很快就下达了。
桂为民到南集只半年时间就当上专员,许多人不服,认为是董作为在起作用,纷纷抱怨董作为不公。
突发事故(7)
提拔一人得罪一群,董作为也有点得不偿失。
农贸市场倒塌后,董作为的威信一落千丈,官员要看他笑话,老百姓骂他是昏官、贪官,与此同时桂为民的声望却如日中天。
省委派出两支调查组进驻南集,一支负责调查农贸市场倒塌事故,另一支负责调查董作为儿子垄断建筑市场内幕。江山仁省长也来到南集,带来省委、省政府对雪灾的慰问,发放救济金三百万元。
江山仁在南集只待了五个小时,开了一个简短会议,中饭后同桂为民单独谈了一个多小时。
董作为不知道他们秘密会晤过。下午两点,他与桂为民一道送其离境。
桂为民在省长那里得到明确消息,因此心情特别爽。他打电话叫财政局长熊世昆来他家。
不一会儿熊世昆敲门而入。
熊世昆是董作为力排众议提拔起来的局长,虽然位尊权重,又有董作为做靠山,但是见到桂为民却犹如老鼠见了猫。
桂为民训他就像训儿子,从不留情面。
熊世昆不是胆小,而是能力太差,局党组成员多数不愿跟他合作,他快成了孤家寡人。不过他不在乎人多人少,反正权力在他手中,在桂为民面前他胆小如鼠,在单位可是唯我独尊。
可是尊了几天便再也尊不起来了,他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被人如实汇报给了桂为民。桂为民强调,财政属政府职能部门,而不是党委职能部门,每笔拨款开支都必须经由他同意。
这无疑是把熊世昆给驾空了。
有时董作为想用钱,熊世昆却找不到渠道,少不了挨训。
书记、专员都训他,熊世昆不像是财神爷,倒像是作孽局长。
熊世昆战战兢兢地走进桂为民书房,问专员老人家有什么指示。
桂为民盯着他半天,突然冒出一句:“知道省委派调查组来南集吗?”
他说知道,是两个调查组。桂为民接着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欢迎,还说南集歪风邪气太严重,需要整一整。桂为民问他南集有哪些歪风邪气,他却一时答不上口。桂为民把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