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译的意思传令,任命隋国公为大丞相,总督全国军事。
皇太后的命令,给杨坚等人的政变蒙上了一丝合法的色彩。
杨坚赶紧利用太后命令和假诏书夺取了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稳定了政局。
颜之仪虽然被解决了,但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防备那些掌握实权的宇文家族诸位亲王发难。好在宇文赟的死讯还没有传开,杨坚命令封锁皇帝的死讯,密不发丧,用宇文赟的名义宣布将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嫁给北方的突厥人〃和亲〃,征召各位王爷入长安。在外地的宇文家族诸位王爷接到诏书,纷纷赶往京城,离开了地方和军队。
估摸着各位宇文王爷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杨坚这才宣布皇帝死讯,抛出了一份〃遗诏〃。遗诏宣布由杨坚总管朝政,辅佐外孙、八岁的宇文阐。
宇文家的各位王爷陆续抵京,被通知留在京城料理先帝的丧事。
稳住阵脚后,杨坚、刘昉、郑译三人开始瓜分权力了。大家打算由杨坚出任大冢宰,郑译做大司马,刘昉当小冢宰。大冢宰地位崇高,但没有实权,而大司马掌握军队,小冢宰管理司法,地位低于大冢宰,却有实权。
李德林是杨坚的亲信,当时担任御正下大夫,听说初步安排后连忙把杨坚拉出去说:〃杨公您应该做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否则无以号令大众。〃
杨坚猛然醒悟。
政变初步成功了,自己干吗还要和刘昉、郑译两个人平分权力呢?于是,杨坚单独以诏书的形式宣布以汉王宇文赞(宇文赟的弟弟)为右大丞相,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百官。郑译被任命为丞相府长史、刘昉为司马。
郑译、刘昉两人大吃一惊。他们冒险政变,本来想与杨坚共享富贵的,谁料尘埃尚未落定,自己先成了人家的僚属。这同室操戈也来得太快了点吧?
可是杨坚的权柄和优势地位是两人捧上去的,杨坚又给予了两人无数的赏赐作为补偿,郑、刘二人不得不接受现实。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第一章 百年乱世出新朝(7)
杨坚接着改以前的东宫正阳宫为丞相府,徒步回府而去。文武百官短时期内目睹了这么多新的权力分配情况,一时不知何去何从。杨坚早在宫廷内外安排了众多的武士,有武士大喊:〃欲求富贵者,请随杨公而来!〃百官们这才明白,杨坚紧接着就要开始筛选自己人和异己分子了。朝廷的衮衮诸公,都是识时务的俊杰,纷纷赶到正阳宫,祝贺杨坚荣升丞相。
杨坚下一步就要搭建自己的领导班子了。
刘昉、郑译两人虽然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但是能力和名声都不行;李德林忠心,但是一介文人,缺乏政治手腕。杨坚正发愁缺少得力的干将,突然想起一个人才来……高颎。
高颎这个人精明能干,文韬武略都很出色,是典型的军师人选。高颎的父亲高宾曾是北齐的大臣,后来逃到北周避祸,做了杨坚的岳父独孤信的僚佐,跟着主子姓了独孤氏。后来独孤信被宇文护诛杀,树倒猢狲散,高宾、高颎父子的生活也窘迫了下去。杨坚之所以知道高颎这么个人,是因为妻子独孤氏念高宾是父亲往日的僚属,常常接济高家的生活。所以杨坚知道有高颎这么一个怀才不遇的高手。
杨坚赶紧派人去请高颎出山辅助。高颎看杨坚的样子很有成就大业的趋势,欣然接受:〃我愿意为杨公效力。即使杨公的事业失败,高颎就是灭族也在所不辞。〃短短一句话,高颎就把严峻的形势挑明了,把自己的决心和忠心也表露了出来,听得杨坚很高兴。
杨坚立即提拔高颎为相府司录,作为谋主。从此,杨坚和高颎开始了多年的搭档经历。
权臣之路
杨坚独揽大权,凭的主要是个人高贵的出身和崇高的地位,同时撞上了大运,被刘昉、郑译推了一把,登上了权臣的宝座。
但是出身高贵、地位崇高的人很多,有的人的先天条件就比杨坚好得多。
当时刚去世的宇文赟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之前在朝廷中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如今名义上是左丞相,地位比杨坚高那么一点点。宇文赞的存在不仅使杨坚不能完全施展拳脚,而且也很容易成为政敌利用的旗帜,成为替代杨坚的潜在威胁。
宇文赞当时还不到二十岁。对付这样的小伙子,刘昉很有办法。他搜罗了许多美女献给宇文赞。宇文赞高兴地接受了美女,对刘昉也亲近起来。刘昉和宇文赞熟悉了后,就劝说宇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