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相互促进,互为服务。
在希法亭之前,*就已敏感地发现了当时刚刚产生的证券化资本——股票的虚拟性,并提出“虚拟资本”的概念。*指出了资本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资本”到银行的“生息资本”,再通过信用机制进行证券化而转化为“虚拟资本”的演化过程。为什么称之为“虚拟资本”呢?这是因为,资产一旦被“证券化”,其自身的价值转变为对未来价值的索取权,同时也丧失了对其原有价值的追索权,而索取数量只是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的预期,因而具有虚拟性。无论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我国,目前都已经从实体经济进化到了虚拟经济阶段。当然,这个虚拟经济阶段,不是说实体经济已经不存在了,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存,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服务。
结论:用智慧掌控资本(5)
在工业经济、实体经济阶段,要求的是资产经营,不要求资本经营,企业家确保了企业再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也就确保了资本的增值。但在金融经济、虚拟经济阶段,既有的企业经营观念和行为方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资产经营如果不进化到资本经营,是没有前途的。
对此,许多企业家都深有体悟。郭广昌说:“如果要汇聚成长的力量,就一定要汇聚资本的力量。”何享健说:“很多本土企业家接受不了‘玩钱’,觉得还是做事来赚钱比较踏实,用钱来玩钱风险太大了。这样的观念需要改变了。如果在这一轮资本市场上企业没有眼光没有进入,等这一轮过去你可能就要比别人低一个档次。” 马云说:“商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将自己的公司上市。”
但资本经营不能脱离资产经营、实业经营。郭广昌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以产业为本,而资本是助推力。”“很多人看出我们很懂得财技,很懂资本市场,其实资本市场如果离开了复星含辛茹苦培养这些产业,含辛茹苦地去创造利润,含辛茹苦地一步步提升我们的管理,资本市场会认可我们吗?不可能的。” 汪力成说:“我们把资本看成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只是借助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平台,目的是整合我们的产业。我们并没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能通过在资本整合的过程当中谋取一种不对称的利益或者是短期的利益,我们不会这么去做。”
部分企业家自认为是资本经营的行家里手,脱离实业经营,不断通过兼并、收购或直接投资等手段来制造题材,竭力表现出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并通过炒作这些题材使企业的股票价格飙升,从中谋取暴利。这是资本运营的误区。而真正的资本运营,就其精神实质来讲,应该是“股东价值管理”。股东价值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从实现股东价值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角度来指导企业决策。这正像郭广昌所说的:“我们要站在产业角度看资本,站在资本角度看产业,实现产业与资本的双重溢利。”
从资产经营到资本经营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企业家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从私募融资到公开上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尽管本书中所列的富豪在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过私募股权融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事业起步的时候,那是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但对于众多的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讲,私募股权融资无疑是企业融资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之所以选择私募股权融资,这是公司加速发展的需要,是达到发行上市要求的需要;是资产重组的需要;是健全公司治理、提高发行价格的需要……。金蝶软件的老板徐少春在谈到风险投资对金蝶的影响时,概括了一句话:“发展周期缩短了一年”。私募股权融资可谓是雨中送伞、雪中送炭。
有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私募股权融资如一轮不够,还要有多轮,直至公开发行上市。公开发行与上市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更是一个挖掘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发觉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自己的过程。这是一个战略过程。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募集了企业发展亟需的巨额资金,更在于它搭建了资本市场融资的平台,打通了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连接,使企业“僵化的资本”变成了“活跃的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得以大幅度地提升,使企业具有了随时可以客观衡量和实现的市场价值,这一能量的积聚和裂变,使企业跃上了新的台阶,比非上市企业“多了两条命”。你看着上市企业和同行业的非上市企业经营的是同样的东西,实质上不是。按照金岩石的说法,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