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每次见基辛格,我总试图让他史海钩沉—因为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辉煌履历。从“破冰之旅”到相约奥运,这位老人是中美建交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一个符号和象征。我谈起了基辛格为进行中美建交谈判而访华的经历,诚恳地对他说道:“招商银行3万多人都很感谢您,如果不是您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们不可能在纽约开设分行!”
他马上回答说:“打开大门靠的是两方面的力量,中国领导人非常富有远见卓识。”
我说:“中国人认为,是您秘密从巴基斯坦飞往中国的行动促成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会谈的。”
1971年4月27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渠道正式送交美国一份照会。照会说:“中国政府重申它愿意在北京公开接待美国总统本人,以便直接进行会晤和讨论。”第二天,尼克松就将秘密访问中国的任务交给了基辛格。
1971年7月8日凌晨3点半,当时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率领唐闻生、王海容、唐龙彬等人在南苑机场悄悄登上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专机,秘密飞往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1971年7月9日凌晨4点,巴基斯坦首都*堡,基辛格出现在中国外交官面前,并且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
基辛格对我讲述了当时的情景,虽然事隔多年,仿佛仍历历在目。“当飞机飞越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的时候,旭日东升,格外壮观迷人。中国这个对我来说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就在眼前。我既感觉肩负重任,又觉得结果不可预测……”
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总理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基辛格在北京逗留仅仅48个小时,而同周总理的会谈就持续了17个小时。在世人的眼里,基辛格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使者。但此刻,我对面这位老人却虚怀若谷地告诉我:“我只是非常幸运地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
在这样一位智慧的长者面前,我发现自己的好奇心突然增长,很想听他回忆辉煌的历史。我试着问他:“您见过毛泽东主席几次?”
他回答:“一共5次。”
“第一次的情况您还记得吗?”
基辛格调整了一下坐姿,语调开始放缓,仿佛走入了久远的历史:“他住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房子里,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居所。他身旁的茶几上也堆着书。”
“我们一进入房间,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他朝尼克松伸出手,尼克松也朝他伸出手。两位曾经隔绝对峙了20多年互不来往的、各自秉持着对立信仰的伟人,那一刻紧紧地握手了。四只手相叠在一起握了好一会儿,大大超过了正常礼节的握手时间。”
“毛泽东还和我握手,上下打量我,还点了点头,说:‘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又见基辛格(5)
我一边感慨一边问:“您第一次见到的毛泽东和您预想的他有没有区别?”
基辛格摇摇头,说:“说实在的,你很难做出什么预想,他是如此特别,超出概念之外,很难想象。我见过很多共产*家的领导人,他是非常有智慧和远见的一个。”
这次历史性会晤进行了30分钟左右,深深铭刻在基辛格的记忆里,后来被他比喻为“瓦格纳歌剧的序曲”,意思是需要加以发展才能显示出它们的含义。他眼里的毛泽东有一种非凡的幽默感,永远是谈话的中心。在他的引导下,1972年尼克松与毛泽东的重要会晤,是在一种戏谑、玩笑的气氛中进行的,轻松的俏皮话使人觉得那是几个经常来往的熟人在聊天,严肃重大的原则性主题在诙谐随意的谈吐中被提出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事件越发显示出其所包含的超越时空,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当时历史与现实因素的意义与价值。
开放、理解、沟通、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尽管人类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不同的价值观不一定会相互认同,但完全可以相互认识,人类将从相互了解中获得共同生活的智慧与力量。中美这两个曾经比日月星辰还更遥远的国度,不可思议地走到一起,并且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双方都从中受益,不正开创了这样一个范例吗?
我禁不住再次对老人说:“中国人都感谢您为中美建交打破坚冰。招商银行也非常感谢您,因为我们今天在纽约开了分行。”
他微笑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特殊的经历,你们能够在纽约开分行也是中美之间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