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4/4 页)
的清官我很钦佩,他们的气节受人敬仰,本朝官员当中,大铭知府顾大人,连州府尹于大人,都是我很尊敬的人。”
学子们一脸茫然,这两位大人是谁?
黎耀楠很快给了他们答案:“顾大人为官二十载,他是承泽十三年进士,初上任只是一届县令,当时石康县可没有现在繁华。”
“石康县?”有位学子一惊,石康县近十年出了好几位举人,这个地方他曾听说过。
黎耀楠颔首而笑:“是极,正是因为顾大人石康县才有如今的景象,二十年前石康县出了名的贫困,顾大人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放低身段恳求当地富户,筹集银两修路架梁,组织当地百姓开荒耕种,又在县里建了学堂,一步一步奠定了石康县的根基,方有了今日的繁华。”
有人好奇的问道:“二十年前的事情,黎大人又如何得知?”
黎耀楠弯了弯唇角:“本官是通政司使。”
学子们倒吸一口凉气,黎大人才任职多久,往年的事情居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黎耀楠面色严肃,谆谆教诲道:“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我既是通政司使,自然要对衙门的一切了如指掌,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职位负责,既然深受皇恩,便当对得起皇上看重。”
“于大人呢,他又是谁?”
黎耀楠侃侃而谈,对于大人的事迹如数家珍:“于大人为官严谨,连州一带百姓称之他为于青天,为官清正廉明,不畏强权,所审冤案无数。。。。。。”
学子们有些不解:“同样是审判冤案,他和瑞海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黎耀楠正色言道:“于大人行事作风果断,一个人拉满仇恨,旁人只会恨他却不会迁怒百姓,当然,这和当今圣上贤明无不关系,之前我已经说过,为官者需审时度势,不同的环境结果肯定也不同。”
“游大人呢,东河县令游大人,他是不是一位好官?”一位学子红着眼眶问道。”
“游大人。。。。。。”黎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