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页)
动机,也为抨击政府包庇罪犯做铺垫,让政府下不来台,下次遇到自己在犯案,就绝对不会在包庇了。
而自己也会因此调查黄秋燕,所以第二天晚上黄秋燕就主动来电话了,这才是一切行动的真正核心,把自己引到悬挂村她自杀的地方,造成自己杀死她的假象。一切都顺利成章了。
第四个迷惑,对方为什么要选黄秋燕?黄秋燕为什么要心甘情愿自杀?
自杀的人往往逃不出两种情况,一个是看不到任何希望而绝望,另外一个是守护最重要的东西不受伤害。黄秋燕自杀是其中哪一个呢?
据自己从警方哪里了解到的信息,说黄秋燕是悬挂村人,出身清白,高考落榜后就和几个老乡去市里打工,一起进入了一个工厂,奋斗了几年,做上了领班这个职位。家里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大学,父亲早亡,母亲患有疾病,而她未婚。这样一个家庭,是急需钱的。都说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而她黄秋燕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和顶梁柱,一旦发生一笔巨额债务,那么肯定就绝望了。难道黄秋燕为了钱而甘愿自杀?可这是生命,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加上还背上一个被人猥亵的名声,这对她以后找男朋友或老公,有影响。所以为钱的几率不大。
再说如果为钱,她肯定知道自己,毕竟自己是全国知名神探,如果把这件事告诉自己,自己肯定会给她一大笔钱。所以泛不着为了别人的钱而陷害自己这个正义的人和害她自己。所以为钱而绝望就被排除了。
守护最重要的东西,她这样一个家庭,要守护最重要的东西,估计就是家人的生命安全了。可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可以报警啊,泛不着涉险去害别人和自杀,这是愚蠢的行为。
不是绝望,不是守护家人,又会是什么呢?
加上自己的对手能找人自杀来对付自己,那么黄秋燕就一定值得自己的对手信任,起码不会怀疑黄秋燕会失手或食言。涉及到死的信任,是什么呢?
想来想去,只有爱这个答案。
爱。有时候能让一个人去死。如果黄秋燕知道她爱的人和自己较量,会有生命危险,是不是会挺身而出?也就是为了守护她最重要的东西,爱。
自己的对手,tm就是黄秋燕的男朋友!
可是又不对啊,因为自己从警方哪里了解到的信息是黄秋燕没有男朋友,换句话说那男朋友是秘密的。为什么要秘密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第五个迷惑,那晚去见黄秋燕,想要制造是自己杀的黄秋燕,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这些不可控因素,任何一个达不到,都不可能制造出自己杀黄秋燕的现象产生。
第一个因素:要是自己和那两个警察一起进去见黄秋燕,是不是就会一起看到黄秋燕被杀?这一点,黄秋燕肯定提前不知道,也就是不可控。
第二个因素:自己要是不站在那大榆树下打电话,是不是就不会听见铃声?不听见是不是就不会发现黄秋燕死了?是不是也不会在她身上留下任何指纹?这也是不可控因素。
第三个因素:即使自己发现了黄秋燕的尸体,谁能保证自己会动她的尸体?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打电话叫那两个警察过来?一旦过来在一起动尸体,是不是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这又是一个不可控因素。
第四个因素:那两个警察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自己刚刚上树,刚刚在黄秋燕身上留下指纹,他们就出来了?如果他们晚来一会儿,等自己反应过来是嫁祸自己,那么自己擦掉指纹,是不是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那两个警察偏偏来得不早又不晚,谁能保证那两个警察会来得这么及时?这也是一个不可控因素。
四个不可控因素汇合在一起,那么就耐人寻味了。
甚至最让人奇怪的是,那两个警察一出现就开口就叫自己别动,什么都不问,就说自己杀人了,赶紧叫支援……尼玛,这怎么看都怎么像是提前就知道自己会杀人,就是等自己留下指纹,他们按章程办事。
这么多疑点加起来,只有一个答案了,那两个警察被收买了。
换句话说,自己那晚不管做什么,最后都会被安上杀人罪名。因为那两个警察和自己的对手是一伙的。
可是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问题。
首先,那民警是刑警打电话叫来的,如果自己那晚不坐警车,那民警是不是就不会出现?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自己被诬陷的事?也就是说疑点在那个刑警身上。可是问题又来了。
这个刑警是公安局局长派来案中跟着自己的。如果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