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爹爹我并没想什么,您放心吧,明天我不会出乱子的。”
回到府邸婵儿先试了一下宫装,没什么问题,然后又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同时又多备了几套以备不时之需,做完这一切她才躺下,想起今天司徒晔的话,她犹觉得脸上发烫。
将被子拉过来盖在身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黑夜悄悄降临。
宫墨林负手站在行馆中,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无半颗星,只挂着一轮皎洁的弯月,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今天那女子的身形,杨柳细腰,面容精致,只可惜了实在是太远,因此看的不是很清楚。
她就放佛这一轮弯月一般,傲然独立于此,是啊,她…很美吧?
他记得当他骑着马走到宫门口的时候,看到她抬眼望过来,随后便转头疾步走开,然后她父亲也回来了。直到他下马,仪式交接完毕,他才有机会说话,可此时她已经走到二门处。
从小父亲就说过,这宫中的女人,哪一个不是争权斗宠?
甚至为了争宠而害死别人的也大有人在。
可是看她,他觉得她不像那种人。
可不像又有什么用?就算她不去争,不去抢,依然有人会对她眼气吧?
就想他的母妃那样。
宫墨林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哪一个妃子,他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他母妃在别人争宠下被人害死了,他母妃陨的时候他才三岁而已。
他父皇只告诉他,他这一生最爱的就是他母妃。
外人也许不知道,但他是知道的,他父皇对外宣称是对后妃的争斗忍无可忍,于是顶着压力罢黜了六宫,但实际上他是为了他母妃,他深爱着他母妃,却让她被人害死了。
昭玄帝自责,所以他宁愿顶着所有的压力,也要为她的儿子讨一份安定,随后他下令处死了那些纵火的后妃,还是让她们感同身受的死去,然后罢黜了六宫,这样皇宫中就只有皇后一个人,自然就没人再去害宫墨林了。
而皇后是一个聪明的人,她当然也不会去害他。(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所谓遗言
之后昭玄帝下罪己诏,同时颁布了一夫一妻制,虽可以有小妾、通房,但对于宠妾灭妻的人,罪行等同于欺君罔上,是要灭九族的。
而且还规定若妻亡,三年内不可续弦,妾不可扶正等多条规定。
还有就是如果妻亡,妻室娘家心里有疑惑的话,有权检验死因,若当真有疑问,可上告官府,官府不得不接,切必须要公正,若收受贿赂被查出来,就会被革职、发配!
还有许多具体的规定,具体到妾侍应该如何侍奉夫君、长辈以及正妻等。
此令一下,本来那些三妻四妾的人,就要将自己的三妻扁下两个为妾,而且子也由嫡子变为庶子,当时有过一阵混乱,不过幸亏宫卿冕一力支持,鼎立镇压,才没发生国乱。
当然这一夫一妻制的颁发可是得到了很多有远见的人的赞同的,不赞同的也就那么点,所以镇压起来也容易。
不过在这过程中,曾经有人欲窜梭宫卿冕发动政变,被宫卿冕当众刑处了,许多人都觉得他太傻了,此时若他夺位,十有**是能成的,但他依然傻傻的帮宫卿熙守着这天下!
不过也因这事以后,再没人敢提这茬了。
后来出嫁的女子都发现了这一夫一妻制的好处,也对这一制度定力支持起来,慢慢的这一制度被人认可,国乱这才正式的平定了。
当时前晋国正是太后驾崩的国丧期间,而且之前也刚刚两国罢兵休战,所以并没有趁机出兵。对此大盛国表示感激。自动送上不少财帛等物品以示感谢。也是这一举动,让政王对宫卿熙也就是昭玄帝的做派很是钦佩。
自此但凡是休战期间,大盛国宫卿熙生辰前晋国一定送上贺礼,大盛国也一样。
而这次休战后,政王生辰和皇子大婚的请帖是一并发往大盛国的情况。往年虽然也都有来使贺喜,但不会特意发请帖。今年毕竟特殊一些,就发了请帖。
宫墨林记得,在朝上。昭玄帝特意将他叫上来,然后告诉过他,他打算让他亲自走一趟,虽然朝臣们都反对,惟独他的皇叔宫卿冕没有反对。
他是大盛国的大司马,他的话也很重的。
当时昭玄帝问宫卿冕的意见时,宫卿冕说:“臣弟觉得此事不但可行,而且是势在必行!”
当时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所有人都在指责宫卿冕,不知道他怀的什么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