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雨过天晴(第1/2 页)
黄淑玉这单生意非同小可,陈秀丽第二天就去了田家。
李芬一路亲亲热热把陈秀丽迎进门,“你这孩子,总也不来串门,你那加工厂离咱家就几步路。”
聊了几句家常,陈秀丽问起正事,“田叔,田婶儿,咱家还有多少林蛙油,我都要了。”
田家老两口彼此对视一眼,李芬有些不确定问道:“秀丽,你问这话让我们老两口没底了,你是要多还是要少啊?”
林蛙油是个金贵东西,就算是在产地,一斤也要1500左右,很少有人会买多,也难怪李芬会有此疑问。
陈秀丽笑着给李芬吃了一颗定心丸。
有生意上门,田家老两口从心里高兴,转头又露出一张失落的脸,不为别的,他们手里没那么多存货,满打满算也不过十来斤。
“这东西太贵了,我们不敢晒太多。”田中平和陈秀丽解释。
养殖户养的林蛙,通常有这样几种去处,自己晒林蛙油,卖给各大饭店,等着二道贩子收。
林蛙到了二道贩子手里去处就又多了一些,除了卖给饭店自己晒油外,还会供给药材贩子,城里的各大生鲜超市,农贸市场等等。
每倒一手,成本就加上一到两层,如果能直接卖给黄淑玉那帮贵妇,无疑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秀丽,你能想着我们老两口的生意,我们十分感激,只是这林蛙不比旁的,它是活物,就怕晒了油,对方不要,而咱们这儿又是小地方,砸手里了。”
田广平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并不会因为陈秀丽说得天花乱坠而盲目。
“田叔,你放心,家里现在有多少货,我全要了,明年要多少油你等我消息,如果还是不放心,我和你签订货合同,给你先付定金。”
听见陈秀丽如是说,田广平放下心来,李芬推了他一把,“你就是胆小,秀丽你还有什么信不着的。”
陈秀丽以1600元每斤的价格买走了田家所有的林蛙油,之后每斤加了800元的差价,倒手卖给了黄淑玉。
做成这单生意,陈秀丽没忘和林玉琴通气,林玉琴人在三亚,今年山参挣了钱,她把全家都接到三亚过年。
“妹子,这边老好了,我看好了一栋别墅,价格还便宜,你过来咱俩做邻居呗。”林玉琴的声音里夹着海风的气息,萦绕在陈秀丽耳边。
“我走不开,年后要收香菇,你好好玩,什么时候回来咱们再聚。”
“你呀。”林玉琴埋怨秀丽不解风情,“跟个老黄牛似的,要学会劳逸结合,就算不想着你自己,也应该带着孩子和老人出来转转。”
林玉琴的话触动了陈秀丽的心弦,青岛和大连都有海,不过她每次去都是因为工作,匆匆忙忙地去,匆匆忙忙地走,从来没有关注过海边的好风景。陈大发和王萍一辈子呆在黄泥岗的一亩三分地,莫说大海,连条大点的河都没见过。君君也长大了,该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
明年,领他们去三亚过年,陈秀丽暗下决心。
时间一跨入腊月,就像加了推进器,一天过得比一天快。
王萍心情不好,做饭敷衍,陈秀丽本来打算自己做饭,结果看她不来,王萍脸色更差了,陈秀丽没办法,只好又回家吃。
腊八那天,王萍做了一锅黄米饭,饭桌上放了一碟子白糖和一碟子猪油,在陈秀丽小时候,这样的黄米饭他们姊妹三个都要抢着吃。至于现在嘛,她看着那碟猪油,就感觉腻得慌。同样吃不下去的还有陈大发,他端起饭碗,想抱怨几句,看见王萍那拉长的脸,又咽了下去。
最后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周怡君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姥姥,没有菜吗?”
王萍也只有对上周怡君才能有点好颜色,“腊八吃黄米饭才不会冻掉下巴,你妈他们小时候都是这么吃的,又香又甜,你试试。”
周怡君并不想尝试,“姥姥,我想吃菜。”
王萍没办法了,转身去给周怡君炒了一盘大葱炒鸡蛋。
陈秀丽和陈大发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埋头吃了起来。王萍冷眼旁观,因为置气,炒鸡蛋一口没吃。吃了几口白糖猪油拌黄米饭,也有点吃不下去,放下碗,四口人面面相觑,王萍没憋住,笑出了声。
总算雨过天晴,陈秀丽偷摸给陈立业发短信。
王萍满眼失望,问陈秀丽,“你就打算自己这么一个人过了?”
“妈。”当着周怡君的面,陈秀丽把话说开,“没有,只是现阶段没有想法,妈,你不用要总觉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