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龙蟠和州(第4/5 页)
:“公子,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汤和尽快平定叛乱,同时,我们需再想办法扰乱元军军心。”
此时,常遇春匆匆赶来。
常遇春(气喘吁吁):“大帅,我已加强城防工事,还安排了一些弓箭手在隐蔽处,可随时支援城墙作战。”
朱元璋(点头赞许):“好,遇春,你来得正好。如今城内叛乱,你速带一支人马,绕到元军后方,袭击他们的先头部队,打乱他们的阵脚。”
常遇春(兴奋地领命):“遵命!看我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常遇春带领人马悄悄出城,绕到元军后方,突然发起攻击。元军先头部队本以为和州城即将攻破,毫无防备,被常遇春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一时间,元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逃窜。
城墙上的徐达见此情景,抓住时机,下令反击:“兄弟们,元军后方大乱,随我杀出去!”义军们如猛虎下山般,从城墙上冲下,与元军展开近身肉搏。
城内,汤和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孙德崖的叛军全部镇压。孙德崖见大势已去,企图逃跑,却被汤和一眼瞧见。
汤和(大喝一声):“孙德崖,你往哪里跑!”几步追上,一刀将孙德崖斩于马下。
解决了城内叛乱,汤和立刻带领士兵支援城墙。此时,常遇春也从元军后方杀回,与徐达、汤和形成夹击之势。元军腹背受敌,士气低落,哈麻察见局势无法挽回,只好下令撤退。
第十二幕:战后整顿
元军退去后,和州城一片狼藉。朱元璋看着满目疮痍的城池和疲惫却胜利的将士们,心中百感交集。
朱元璋(召集诸将,沉痛地说):“兄弟们,我们虽击退了元军,平定了叛乱,但这场战斗也让我们损失惨重。和州城需要重建,我们的军队也需要整顿。”
徐达(上前一步):“主公,我建议立刻统计伤亡情况,安抚受伤将士和百姓,同时安排士兵清理战场,修复城墙。”
朱元璋(点头同意):“就依你所言。汤和,你负责安抚百姓,开仓放粮,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常遇春,你带领士兵清理战场,回收兵器和物资;李善长,你与我一同统计军队损失,重新规划防御部署。”
众人领命而去,和州城开始了紧张的战后重建工作。
在重建过程中,朱元璋发现士兵们虽然作战勇猛,但缺乏系统的训练和统一的指挥。同时,和州城的粮草储备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巨大,急需补充。
朱元璋(对李善长说):“李先生,经过此战,我深感我们军队的不足。我们必须加强军事训练,制定严格的军规军纪,同时想办法解决粮草问题。”
李善长(思索片刻):“公子,我们可以在和州周边招募新兵,扩充军队。对于粮草,除了继续屯田,还可与周边的商户合作,购买粮草。另外,我听闻附近有一些隐士贤才,若能将他们招揽到麾下,定能增强我们的实力。”
朱元璋(眼睛一亮):“李先生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即刻招募新兵,加强训练。同时,派人去寻找那些贤才,务必将他们请回和州。”
第十三幕:贤才来投
经过一番努力,和州城逐渐恢复生机。新兵不断加入,军事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时,李善长派出的人也陆续找到了一些贤才。
这天,一位名叫邓愈的年轻将领前来投奔。
邓愈(见到朱元璋,单膝跪地):“久闻朱大帅威名,愈特来投奔,愿为大帅效力,共抗元军。”
朱元璋(连忙扶起邓愈):“邓将军能来,真是我军之幸。我观将军气宇不凡,定有大才,不知将军对当前局势有何见解?”
邓愈(起身,自信地说):“如今元朝气数将尽,各地义军蜂起。但大多义军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大帅若能联合周边义军,共同抗元,必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点头称赞):“邓将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和州虽小,但我们要以此为根基,广纳贤才,壮大实力,将来定要推翻元朝,建立太平盛世。”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名叫胡大海的猛将前来投效。胡大海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性格豪爽。
胡大海(大声说道):“朱大帅,俺胡大海听说你是个英雄,特来投奔。俺别的不会,就是能打仗,以后就跟着大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有胡将军相助,我们如虎添翼。日后战场上,就看胡将军大展神威了!”
随着邓愈、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