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遗憾的是,实际生活中敢于迈步进入独立王国的女性为数甚少。大部分女性还在固守陈旧的观念模式。她们似乎对生活并没有多少激情,她们更热衷于扮演温顺的女孩的角色。她们为什么不涉足禁区?让她们去做一般人认为是不道德的事为什么会困难重重?在许多男人看来是极为普通的事情,为什么在女人看来就是那样的大逆不道?
女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一种顽固的恐惧感,她们害怕哪怕破坏一点点的规矩,就会给她们带来惩罚。她们总是在想,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的行为举止是怎样的?他们是不是更喜欢乖女孩和听话的女孩? 。。
发现真正的自己(3)
很多女人默默地放弃了很多能给她们带来欢乐的东西,而她们真心想要得到东西,却很少能得到。造成女性舍弃自身欲望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就说孩提时期吧,给孩子喂奶的方法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喂奶的方法上,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当然,孩子将来长成女孩还是男孩,这是一个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过程。但是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女性的依赖性以及逆来顺受的性情是怎么形成的,它们为什么会那么顽固地附着在女性的身上。
在过去的15年中,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有两种心理分析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分析了女性的自谦是怎样形成和怎样保留下来的。通过分析表明,女性陷入僵化的生活模式之后,就很难从这种有害无益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要想弄明白女性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就必须认识她们的关键症结,这就是后天的依赖性。女性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依赖性”这三个字来加以说明。例如,汽车轮胎爆了,女人立刻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她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换轮胎。再举一个例子,有很多女人遭到丈夫殴打,她们没有勇气离开自己的丈夫,表现得非常依赖。马丁·塞黎克曼是最早提出后天依赖性理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指出,紧张型的心理障碍如忧郁症和恐惧症也应当看作是依赖性反应。各种不同的生活阅历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我是无论如何也帮不了我自己的!”这种想法诱发了恐惧症和忧郁症。人在什么时候会感到手足无措需要依赖别人呢?就是在感到自己驾驭不了生活中的某种场面或局面时。真的出现这种场面或局面时,关键并不在于现实是怎样的,而在于人对自身能力的看法是否以自信为基础,敢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对事情的圆满解决产生影响。如果缺乏这种自信,其结果必然是:没有行动能力。
依赖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心态,完全可以避免
预感自行实现说认为:一个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存在有相应的期待。如果要给预感自行实现说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或许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中对未来的某个事件形成了某种期待,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会不由自主地为这个在未来发生的具体事件做出相应的准备。当然,这个过程大多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展形成的。举个例子,我害怕考试,这个时候学习起来就会头脑发热,没有条理,这就给临场答错题或头脑突然放空创造了前提,这样一来,不及格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接下去的结果必然是:对考试的恐惧更加强烈。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会怎样呢?
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我的期待是成功),学习目的明确,精力集中,全身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因此感到很泰然,也很自信,这就等于为成功提供了前提,于是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大增,接下去的结果必然是:期待获得新的成功。
后天依赖性和预感自行实现会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如果一个女人认为自己在技术方面缺乏才能,那么这个想法很有可能早在儿童时代就已经扎根在她的脑海里。我们拿给汽车换火花塞为例:潜意识已经告诉这个女人,她换不了火花塞,但是她还是去换了,不过并不是真心想办好这件事,而是半心半意。在换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使用的工具也不顺手,一会儿手指给螺丝帽卡住了,一会儿又把哪样东西给弄断了。看到那么多的电线,不知哪根对哪根。这个时候,潜意识中对依赖的期待会突然被激发起来,得到证实。尽管她的确努力了,但是问题没有解决。早期扎根在潜意识里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便会被激发出来,女人会更加强烈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技术。在她的内心中,能否掌握技术这个议题这样就算是彻底了结了。她在将来会怎么样呢?需要帮助,需要依赖。自我造成的无能为力由此被盖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