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K渲泄��舜蟛糠窒钟萄盗凡蛔悖�氨肝雌氡福�蝗站�衔���荒苤С忠恢苤�蟮兀�怪潦�苤�檬夹型巳础N崛擞诖耍���虾;���挚梗��谥泄�鞔Ψ⑸��裆现�跋欤�坏�墙袢眨��匆嗍侨绱恕!痹谖揖�⒂滦形�姓傧拢��视押霉�业娜嗣穹追咨斐鲈�郑�愿髦址绞街С趾蜕��泄�目谷照秸��
第五,淞沪抗战为我国争取到三个月宝贵的时间,得以组织政府部门、经济及资源、文化设施……的大转移。在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上海迁移监督委员会的动员下,占全国工厂32%、总资本40%的上海民族工业,有一部分迁往内地,使经济落后的西南、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批机械制造、能源、建材、纺织、轻工等工业,优化了全国的经济布局,支持了长期抗战的需要。同时,中央政府机关先迁往武汉,后再往重庆迁移。许多大专院校、文化机构以及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宝贵人才也完成了向西南大后方的转移。
总之,“八一三”淞沪抗战三个月的战斗,表现了我军英勇赴义之忠烈,昭示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精神,奠定了战胜日寇,复兴中华的基础。国民政府为此专门发表文告,予以赞扬:“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如金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我军在三个月战斗中的伤亡数,从未见有正式统计,各种说法有些差异。依照当年参战将领以各部队伤亡数相加计算在30万人左右。有些在一线激战的师,到撤退时只剩下三四千人,其伤亡比例则更高。交战双方伤亡之比为五比一,主要是在宝山、吴淞等沪郊空旷地带,敌军飞机、军舰、大炮狂轰滥炸,造成我军很大的伤亡。而第88师在固守闸北战斗中,敌人进攻中的伤亡则较高。524团经过五次较大的补充,共计伤亡4000余人,当面之敌被我军杀伤的数目也不少于此数。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我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十万英勇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淞沪的沃土,在上海以至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誓死反抗侵略的光辉篇章。他们为国家民族所作的崇高贡献,将世世代代长留人们心中,永志不忘。坚守四行仓库门前的八百壮士
(右前方为苏州河南岸公共租界的煤气储气罐)。
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1)
10月26日,是“八一三”淞沪战役最紧张而又最繁忙的一天。自此,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我军开始向西退却。前75天的战斗,在右翼与左翼间形成反差。右翼我军第88师、36师等以北火车站为轴心,在闸北、江湾一带,不顾敌军炮火的杀伤,始终依托阵地,坚守不退。左翼我军同样英勇顽强,但宝山、吴淞到大场一线广阔的田野无所掩蔽,敌人的侦察机、系留气球上的观察哨将我军行动看得清清楚楚,每天以一百多架飞机、近百门大炮狂轰滥炸,使我军常常有成千上万人伤亡。10月15日到沪的广西部队主力第21集团军,以48军(军长韦云淞)、66军(军长叶肇)、98师(师长夏楚中)等共42000人分三路,从19日夜起全线反攻。但在敌军飞机大炮轰炸下,伤亡三万多人,至23日只得退守原阵地。26日大场失守,牵动全局。统帅部迅即决定全线五十余万大军西撤,并命88师留一个团掩护。
临 危 受 命
第三战区长官部将命令逐级下达。下午,7个集团军、28个军、80余师部队纷纷作西撤的准备。入夜,各部队开始陆续撤退。
第三章八百勇壮士,威名震寰宇 �最早进入闸北抗敌的88师,奉命最后撤退,是掩护全军行动的殿后部队。而作为该师最先到沪的524团,又要担当掩护88师西撤的断后任务。当时,三个营分散防守北火车站东面及北面的漫长战线。经过二个多月战斗的章渭源、马海全、张青轩、唐柏年、张应禄等老兵,从枪炮声的变化中,已经听出战场上已发生重大变化。一些兄弟部队,有的成建制,有的零零散散地一批批向西撤退,不少人好心地叫我们的战士“不要守了,快点走吧!”,一些上战场只有十几天的新兵不免产生了恐慌。但是,班排骨干的榜样和严格的军纪约束,使一个个连队严阵以待,岿然不动。
正面的敌人以比往日更猛烈的炮火向我军阵地轰击,空爆弹、烧夷弹大量发射,掩护小股步兵从多路发起进攻。我军战士以顽强的战斗,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将各路进攻敌人击退。
晚上十时,团部传令兵命各营营长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