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所以,这一套留住客户的手段便也非常管用。按照正常的规律,在开业后的几天,新鲜劲过去后,无论是经营什么菜品,餐馆中的客流量总会有所下降。而根据青小艺所给出的数据,在青鱼中餐馆开业十天之后,这种客流量的下降却并不厉害。想必无比火爆的第一天,客流量不过是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门口排队买饭的人依然存在,只是排出去的队伍没有第一天开业那么长了而已。
到了这个程度,余生和青小艺便松了一口气,只要不出意外,青鱼中餐馆这就算是扎根立足了。
********
青鱼中餐馆的火爆,很快就吸引到了美国人的注意。在余生的青鱼中餐馆开张之前,美国并非没有中国餐馆。只是,经营的模式仍旧是国内带来的老一套,连菜品也不是美国人喜欢的口味和形式。该卖面条的卖面条,该卖馒头的卖馒头,原来在国内做什么菜,到了美国还做什么菜。却不知,美国人根本就不会用筷子。对于馒头的兴趣也远远没有面包大。
所以,中餐馆的主要顾客,一直都是华人和其他亚裔。生意一直不好,不过是能维持个温饱而已。从来没有人想过快餐这种运营模式,更不会将八大菜系中简单易做的菜混搭成快餐。这年头,中国人还讲究个传承有序,天地君亲师。这八个菜系一混搭,谁知道掌勺的师傅到底是哪一个派系的?
而余生这一开办青鱼中餐馆,中式快餐的威力和利润一下子显现出来。把那些因循守旧的老顽固们吓了一跳。为了赚钱养家,不得已只能到青鱼中餐馆里取经学习。
青鱼中餐馆把握食物味道是余生和青小艺。青小艺会做的不过是家常菜而已。所以,青鱼中餐馆里面的菜,也不过是中国人家常菜的味道。这让各种身怀绝技,却把自家餐馆经营的一塌糊涂的大师傅们,在尝过青鱼中餐馆里的快餐后,眼睛里全是泪水——原来这老美的要求这么低!怎么不早说!
以余生的精明,但凡来中餐馆里仔细品尝菜式的中国人,都会主动上去摸摸底。一来二去,便认识了许多来打探敌情的中国厨子。一旦发现这些厨子们的弱点,余生就会主动出击。用大把大把的美元,将这些只会做菜却不会经营饭店的厨子们收入麾下。
这些人,不用培训,只需要获得其忠心,便是可以当顶梁柱的员工。所以,余生这件事情做的不亦乐乎。
而那个曾经报道过《中国菜偷袭美利坚》的记者,也没有食言,在青鱼中餐馆开业后,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到青鱼中餐馆里吃了一顿套餐。然后,光荣的吃撑了……
随后,便在报纸上刊登出另一则标题惊人的报道《太好吃了该怎么投诉?》。报道用非常详细的数据统计了余生在美国开的几家分店,第五大道旗舰店中中国菜品的数量,以及每一样的味道。
按照记者的原文就是——“当我进入青鱼中餐馆的时候,我其实是满怀恶意的。毕竟,我足足在外面排了两个小时的队。这样的排队方式,只有米其林的星级餐厅才会有,而我只不过是想吃一顿快餐而已!所以,我和同事将每一种菜品都要了一份。然后,满怀恶意的把每一个菜都尝了一口。”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吃(二)第二更
“请相信我,我是抱着挑剔的心思去品尝的。只要有一点不好吃的,我就可以证明那部纪录片是雇佣杂技演员拍的!”
然而在尝过第一遍之后,我们又忍不住尝了第二遍,等我们尝到第四遍的时候盘子已经见底了!相信我,我是抱着挑剔的心情去采访的记者,不是个吃货!所以说,吃撑了这件事情绝对属于工伤!话说,菜太好吃以至于吃撑了这件事情,可以投诉么?
相信我,这家店里面真的没有鸡脖子和松花蛋。……”
这样的一篇文章一出,美国人对于青鱼中餐馆的兴趣再次增长到一个新的高度。客流量在略微下降之后,又迅速的增长起来。比开业第一天还要火爆的场景在青鱼中餐馆开业一个月后,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一个惊人的常量!
这样的客流量,带来的营业额自然是惊人至极。即便是去除了各种成本,纯利润之高,也让同行甚至是其他行当的人眼红。当然,阿尔伯特华纳除外,他是除了余生和青小艺之外,唯一的一个股东。投入的钱不算多,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这笔投资居然在青鱼中餐馆开业一周之后便回本了!
而随后赚到的钱,都是长远到无法计算的纯利润!阿尔伯特这几天高兴至极,与华纳兄弟几个平常说起来也是一副我很有先见之明的样子!
“我就说中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