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我们不爱自己的文化,没有人爱我们自己的文化。
?成龙语录?
1。 做人没有目标的话,你永远不会成功!把握你自己的目标,把你所学的东西学好,抓住就去做,不成功明天,不成功后天,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专家。千万不要学人家,不要认为你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会接受你,而是你跟这个世界不一样,世界才会接受你!不一定非要有过人之处,但一定要有特点!我们可以接受人家的东西,但是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比如说我到国外的大场面一定是穿中山装、唐装,让别人知道我是中国人。
2。 我电影拍得好,不只是想赢得赞美,更是对自己负责。很多次拍摄的失败,正是因为连自己都通不过就交给观众,不失败才怪!
3。 台湾的传媒水准很高,你们不要学什么狗仔队,不要学人家没有文化的东西。
4。 我觉得现在的新晋演员往往只是靠外貌,有许多例子都说明,要是你没有特别的专长,在这个圈子内你很快便会被淘汰,所以我很希望开办一间学校,培育有潜质的新人,让他们有机会一展所长。
5。 除了电影上面,要给你们好看,平时做人言行举止都有压力。因为你是小孩子的榜样,种种的大使身上挂着,有很大压力。
6。 以前我们都是学人家,现在人家全部学我们。
7。 我们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文化发扬出去,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出去,外国人就会来中国,就会吃烤鸭、拉面,穿唐装,娶中国媳妇、上海媳妇。我希望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有卖比萨饼的就有卖中国烧饼的,卖肯德基的旁边有卖中国茶的。外国人接受了中国文化,不但会爱看中国功夫片,还会爱看中国文艺片,这样我就不要那么辛苦地去跳楼撞车,我也可以拍沙滩漫步,我也可以拍文艺片。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成龙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9)
8。 我们是很普通的人,以前讲我们是大,有点飘飘然,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是普通人,电影是我们的职业。
9。 我们首先支持自己的任何工业,不是说不看盗版,要支持中国的电影,任何一项中国的工业,这是很要紧的。
10。 最主要还是我们自己国内的电影工业,这比我们自己宣传《功夫之王》更重要。
成龙告诉我们的成长指南
?“站”起来方能强起来?
成龙的演讲虽然是就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展开的,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成龙在演讲中一以贯之的精神理念,那就是一个人只有“站”起来,才能变得强大。难能可贵的是,成龙并没有局促于个人命运升迁的小范畴,而是将个人命运的变化与国家和民族关联在一起,使得他的演讲朴实而厚重,凝聚着一种深重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对我们每个人而且对我们国家发展变化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每一个个体的自立自强,那么她就不可能变得强大起来。
作为一个成功的电影人,成龙的忧患源自于他对电影的沉思。这种沉思起源于他对电影命运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原点又和他个人的成长和遭遇息息相关。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回味,一是他对电影才具的理解,二是他对他儿子的感怀。作为一个艺人,他认为“做艺人一定要多方面发展”,如果你想“出去如果想做电影一定要多方面(学习),否则很快被淘汰”。这和他对儿子的教育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他觉得作为一个父亲,他有许多愧疚的地方,但是希望他的儿子对学习要重视起来,并且自己去打拼天下。“希望他出来可以碰一鼻子灰,让他知道什么是社会险恶,如何对事对人,他一出来就成功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我希望他的电影没有人看,他的唱片没有人买。”对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来说,成龙的内心是有隐痛的。虽然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心里知道,他的成功蕴蓄着他对成功规律的至切把握。这就是成功的要素首先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去学习。这是一切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所以成龙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在哈佛、剑桥我都翻成英文跟他们讲。尤其你们学生,要知道天下没有easy money。”一个人只有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才能自立起来。否则就谈不上变得强大。
如果说成龙的演讲只关注一个电影人成功的话,那就太失之肤浅了。在成龙眼里,成功的“德行”不仅仅需要保持深度的学习精神,更需要从一个更为广远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