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残酷的栽脏陷害(上)(第3/4 页)
孤儿的教养院一所,正规小学四所,另外还修建起包括礼堂、宿舍、办公室、图书室、医务所、公安部、邮政所等在内的垦殖管理局机关用房80余间;
安汉还鼓励垦民办林场、建工厂,先后修公路千余里,一时市场繁荣,商旅不断,在垦殖管理局入驻的三年里,黎坪一度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盛局面。
另外,据1942年7月20日《重庆日报》二版,有《黎坪垦区近况》的报道。报道说,黎坪垦区开垦荒地10万多亩;安置难民和灾民3万多人;
修路三条即黎坪至元坝路、黎坪至黄官岭路、塘口至庙坝路,总长逾130公里;建成大礼堂、办公室、宿舍、图书馆、医务所、保安部、邮政所等房舍80多间,并建成教养院1所,在元坝、庙坝、黄官岭、三道河设立小学4所;
这里种植着大约 5 万亩郁郁葱葱的玉米和一望无际的大豆,还有 8600 多亩茂盛的马铃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而后续开垦出的广袤土地,则用于种植多达 6 万多亩的小麦。
这些丰硕的成果不仅充实了汉中、关中地区以及重庆大后方的粮仓,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也对黎坪垦区的繁荣景象给予高度关注,并多次在重要版面进行专题报道。
这使得开发者安汉声名远扬、威震四海,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的事迹传遍华夏大地,激发无数民众投身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事业之中。
从古至今,那些拥有非凡才华和巨大贡献的人,往往会成为黑暗社会中的众矢之的。
他们必定会遭受心胸狭隘之人的嫉妒,各种明枪暗箭也会接踵而至!更何况是在内外交困、腐朽黑暗的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呢?
正应了那句古话:“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
更有:“卧榻之旁,焉有他人鼾睡之理?”
最后就是:“功高盖主 ,必招杀身之祸!”
这些俗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优秀的人容易遭到他人的嫉恨和攻击。在当时那样复杂险恶的黑暗政治丛林之中,要想生存下去实属不易啊!
自从由祝绍周牵头,对汉中天主教堂的日寇间谍窝点进行了彻底清除,为蒋介石视察汉中扫清了障碍之后,祝绍周得到了蒋委员长的高度信任!
一时之间,各种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向祝绍周。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英雄,备受推崇和敬仰。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对他赞赏有加,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各种荣誉纷纷降临到祝绍周身上:“党国精英!”、“国之柱石!”、“抗日英雄!”等荣誉称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他被授予勋章、奖章无数,成为了国民政府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不仅如此,加官进爵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祝绍周的地位不断攀升,权力日益扩大。
而最为令人瞩目的,则是那顶“鄂陕甘边区警备总司令兼汉中警备司令”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这一职务使得祝绍周的权势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他掌握着三省军事大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此刻,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祝绍周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感。
他望着窗外繁华喧嚣的城市景象,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如今终于可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了!
然而,面对眼前的荣耀与权力,祝绍周深知责任重大,未来还有更多挑战等待着他去应对……
此时此刻,面对办公桌上面的《汉中报》,他终于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了。
看到报纸上面这个年纪尚轻、意气风发、却不懂官场规矩、多次致使自己难堪、颜面尽失的书呆子安汉,宛如一颗深埋于胸口的毒瘤一般,令他浑身不适,如坐针毡……
这不知深浅的家伙居然敢在老虎头上动土?
“来人啊!”思及至此,他终于狠下心来做出决定!
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大丈夫该做出决断力了!
听到命令后,勤务兵迅速回应并到达跟前。
只见他身姿挺拔,神情严肃地接受着任务:“立刻通知警卫团的权兴波和金振国,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跑到我的办公室来!”
“是!保证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