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页)
!�
卢俊义听到这里,脸上愁眉舒展起来,抚掌大笑道:“平氏怎安心只做白河的看门狗,他们也想回复新皇祖业,白河这厮养虎为患还不自知!破倭之计,便定在这平氏。”
许贯忠和朱武也会心一笑,他们明白了卢俊义的意思。
卢俊义继续问道:“藤原复,源峰,跟随你们一起前往倭国的其他二十位特工有否找到他们各自的母系家族?有没有平氏家族的?”
藤原复(王复)和源峰(张峰)道:“其他二十位同仁都找到了各自的母系家族,他们的母亲所在的家族都是倭国的皇族后裔或武家世族,有三位同仁都是平氏旁支的外甥。”
卢俊义暗自点头,在这北宋末年能出海来到大宋借种的倭国女子定非平常人家出身,笑道:“那样就好,还有,平氏、源氏、藤原氏和白河,他们晓不晓得大宋的势力分布?”
藤原复答道:“启禀主公,自从平正盛主持对大宋的贸易以来,倭国一改往日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激励促进对宋国的贸易,每日都有船只来往于东海之上,所以那四个势力对大宋的几方势力都很了解,他们都知晓倭国的兵器、科技战备、军事素质都远不如宋国,尤其是平氏的水师屡次被我方海军击溃,现在是谈到梁山义军就色变。”
卢俊义点点头,如果赵宋朝廷有海权意识的话,全力展海军,将倭国、台湾、吕宋都展为自己的后方,从海6两路夹攻辽国,何至于有后日之患。
想到这里,卢俊义命令道:“你们回到倭国后,兵分四路,都前去接近这四个势力的核心人物,带上我的书信,言我会出兵帮助他们对倭国的控制权,但是前提是他们要表现出他们应有的势力,让他们开始争斗。四处散播他们互相图谋的谣言,伺机再刺杀他们相互一两个脑人物,让他们开始自相残杀。还有一点,他们如果缺少兵器了,让他们带齐白银,前来跟我交易,前番缴获自赵宋官军的破铜烂铁还没有卖完,他们想要就给他们,助人为快乐之本!”卢俊义想学一学两次世界大战前期的山姆大叔,战争财后再取坐收渔翁之利。
藤原复和源峰领命而去,卢俊义让石秀多派出了二十多名特工前去协助他们搅浑倭国。(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
时辽国是耶律延禧,即俗称的天祚帝在位,此人信用萧德里底等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民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专业提供。
宋政和四年元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大金,年号收国,改名完颜旻,国都设在上京,称会宁府,这比原本的历史足足早了一年,究其原因是完颜阿骨打提前了一年起兵。同年九月,完颜阿骨打攻占黄龙府,天祚帝亲领大军前去征讨,大败而逃。
宋政和五年二月,辽东京道饶州渤海人古欲,联络附近州县,一度拥有步骑三万多人,据地叛辽。辽都统萧陶苏斡改用招抚,古欲等人坠入假招安的陷阱。起义虽不足一年,但生在辽国腹地,阴差阳错间起到了配合女真人军事行动的作用,加了辽朝的溃亡。
因为渤海人古欲的叛辽,使得辽东京辽国仿宋国,也有东南西北四京留守萧保先对渤海人非常严酷,渤海人深受其害。宋政和六年元月,有十几个渤海青年夜潜入留守府杀之。事之后,辽户部使大公鼎与副留守立即召集奚、汉兵镇压了这次变乱,滥杀无辜。辽东京留守府禆将、渤海人高永昌当时正领兵三千驻守东京附近,闻讯起兵反辽,率所部进入东京,驱逐大公鼎等辽官,数天间扩兵上万,高永昌自称大渤海皇帝,定国号为大元,建元隆基。
高永昌建立大元国后,势力迅扩大,占有辽东五十余州。辽天祚帝立即命萧韩家奴、张琳前去讨伐,被高永昌打败。以后由于高永昌在与辽军作战中滥杀无辜,颇失人心,故与辽军屡战皆不胜,被迫退保东京城。随后高永昌向阿骨打求援,时已称帝的阿骨打先以其“潜大号”高永昌称帝不兵,继以“表辞不逊”于四月命大将斡鲁统兵往攻。当高永昌闻女真兵在沈州大败辽军,惊惧,即遣使向阿骨打表示“愿去名号,称藩”。幹鲁认为这是缓兵之计,遂率军进围东京城。高永昌出战不利,率五千余骑奔逃长松岛,后被手下出卖身死。
但死了一个高永昌,还有很多高永昌,随后居住辽东的渤海人纷纷聚众起事,辽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卢俊义忙命海军李俊部调出一个师的战船全力去辽东搭救起义失败的汉民或被战乱侵扰的汉民,但并不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