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苏清荷就有些疑惑,问了苏张氏才知道,今儿四皇子举办了一个什么诗会,他们两个也参加去了,也算是见见世面。
苏清荷这个县主其实身份也不算是很高,若是在唐朝宋朝,这县主还能有个封地什么的,另外还有独立的县主府,以及配套的下人。
可是这个朝代的县主,也就光顶着个名头了。连王爷什么的都没封地了,她这个小小的县主,能领着俸禄就不错了。至于分到她名下的下人,这些是有的,县主府也是有的,只是,县主府是盖在京城里的。
苏清荷不想留在京城,而之前皇上册封的圣旨没说让苏清荷必须留在京城。所以还是苏致平问了四皇子,将县主府暂且交给平嬷嬷打理之后,苏清荷就只带着嬷嬷丫鬟跟着回太原郡了。
这些嬷嬷应该是内务府安排的,可正好苏清荷和大刘嬷嬷小刘嬷嬷以及平嬷嬷王嬷嬷等人熟悉了,四皇子索性大方的将四个嬷嬷给分到了苏清荷名下。
反正这几个嬷嬷年纪也不算大,最大的也才四十多岁,还能干个一二十年。而之前四皇子说接了她们来府上荣养,不过是记在他的名下,让这几个嬷嬷出宫了而已。
四皇子问过她们之后,她们也都愿意跟着苏清荷。毕竟,四皇子对她们虽然不错,但毕竟四皇子府有配套的嬷嬷太监,将来有了四皇子妃,那也是有四皇子妃带来的嬷嬷的。她们能做的,真是不多。
整日里闲着,都将人闲出毛病来了,所以,就从四皇子手上转到了苏清荷名下了。
另外县主府外院的管家,也是内务府分下来的,是个太监。苏清荷只到那县主府转了两圈,里面还是空荡荡的,只有家具什么的,摆设也不多。
苏清荷也只感叹了一下将来上京之后有地方住,不用去租客栈院子了,也就丢开不管了。对她来说,这个宅子更像是意外之财,有了高兴,没了也没啥不高兴。也就不是那么上心了,反正也不能租出去,就只好这么放着了。幸好县主是有俸禄的,要不然,这一院子的下人,还真不好养活。
等他们动身回太原郡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四皇子还特意派了一队士兵沿路保护,带着一大堆的特产,苏家总算是启程回去了。
“还是家里舒服。”苏清荷一进门就扑到自己床上,后面小刘嬷嬷绷着脸:“姑娘,要注意形态,就是在自己房间里,有人在跟前,那就得注意着。”
苏清荷也知道小刘嬷嬷就是这么个脾气,轻咳了一声坐起来,笑着叫了红绫她们进来:“这是小刘嬷嬷,以后就是我的教养嬷嬷了,我房间里的事情,都交给小刘嬷嬷管着,你们可不要惹小刘嬷嬷生气。日后,有空了就跟着小刘嬷嬷学规矩,小刘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规矩可是最好的。”
包括云暖云朵都赶忙应了,又给小刘嬷嬷行礼。
大刘嬷嬷是跟着苏张氏了,她为人温和,正好帮着苏张氏管家。
☆、110
果然这行家出手就是不一样;原本苏家买了下人;但是行事方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总带着几分大家混居在一起的感觉;而不是上下分明的阶级感。
现在有了大刘嬷嬷和曹管家内外分别一手抓,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苏家的风貌已经大有变化了。至少,现在苏张氏吩咐一件事情,那下人不是东问西问的拖沓了。
这转眼间到了年底;苏家就开始商量着回家过年的事情了。这会儿就讲究个衣锦还乡,苏家好歹也是上过京城见过皇上的人了;怎么能不回家显摆显摆?就是他们自己想低调;那还有亲人朋友宗族村子镇子县里呢;总得回去应付应付才行。
所以刚进十二月,他们家就开始准备了。因为这身份上去了,所以这回家带的东西,也得千挑万选才行。档次低了不行,档次太高也不行。
最后还是大刘嬷嬷给出的主意,从绣坊里拿的布料,档次不同的,各挑选了十来匹,另外是绢花银簪银镯子之类的,也各自备上十来套,专门备着回去送人。
还有特意给苏爷爷苏奶奶买的年礼,不过这会儿先买了布匹什么的,菜肉米粮这些,等到了镇子上再买也行,省的拉回来拉回去的费劲儿了。
到了腊月初五,他们就开始往家里去了。
刚到县城门口,还没进去,就先瞧见老三苏静林领着两个侄子――苏致山和苏致岩等在那儿,幸好苏致平和苏致安之前因为坐马车太憋屈了所以在外面骑马,要不然,真能错过了。
苏家刚买的下人,可都不认识苏家的三老爷苏静林。
“三哥,咋在这儿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