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汤都区与新希望(第1/4 页)
在新希望六边形共享城成功建立并投入运营后的一个临近金秋时节,社员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艺术小镇的街道上充满欢声笑语。然而,共享城的外围共享农场却遭遇了令人头疼的难题,汤都区平民窟的居民频繁偷窃农作物,给共享城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汤都区原本是一个旧厂区,当地居民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多年来,赵氏集团通过各种手段从当地厂家手中收购房产地产,导致当地居民要么因旧城改造后贷款无法偿还而房产被拍卖,要么因贷款业务被迫抵押房产,最终住房被赵氏集团吞并。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无房的租客,赵氏集团利用地租经济牢牢地控制着房租和房价,使得居民们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缴纳房租。同时,赵氏集团还把控着餐饮、医疗和教育等领域,这使得当地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为了生计,居民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经常对位于汤都区郊外5公里的新希望共享农田下手,因为这里的农作物是他们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尽管共享城有机器人和社员自愿组成的安保巡逻队日夜看守农田,但由于农田面积过于庞大,偷盗者又策略精湛,他们经常三五人组成小队,从多个角度出击偷盗农田瓜果粮食。即使被抓获,也因为触犯法律较轻而不了了之。
社长李明为此感到十分头疼,他决定召集艺术小镇的居民们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农场区时常被汤都区居民偷盗的问题。这一天,李明、王伟、刘涛、王刚来到艺术小镇与社员们一起展开讨论。
社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看法,有的建议加强防盗措施,比如安装更多的监控设备、设置围栏等;有的提议增加巡逻人员,加大巡逻力度。然而,李明对这些建议都一一摇头否决了。他深吸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身处汤都区,为了生计又会怎样呢?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防盗上,更要看到问题的本质。这些居民之所以会来偷盗,是因为他们生活太苦了,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这时,来自商都市的李雅茹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那个地方我以前刚来商都市时呆过一阵子。那里根本无药可救。根源不在于居民不够勤劳努力,他们也不容易。那儿的人要么文化水平低,要么就是长期处于贷款无力偿还债务的状态。商都市换了好几任领导都拿那里没办法,是有名的平民窟,黄赌毒和街头恶霸聚集地。恐怕我们就算有心帮助他们也无力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李明听了,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雅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因为他们的房产和地产早就被赵氏集团吞购了。而且房租很高,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严重的是那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人都欠着赵氏集团金融贷款公司一大笔钱。所以为了还债他们又不得不留在汤都区。他们很多人都是‘无偿’给当地工厂打工的。因为当地工厂就是赵氏集团旗下的,明面上有工资,实际上发到手的少得可怜,因为工资下发时直接抵扣贷款了。”
李明听了,眉头紧皱,愤怒地说:“这帮可恶的资本家!这不是在奴役当地百姓吗?”
其他社员也纷纷表示愤慨。有的说:“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有的说:“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名叫张宇的社员站起来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汤都区居民的具体情况,比如他们有哪些需求,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帮助他们。”
李明点了点头,说:“这是个不错建议。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去汤都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共享城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为汤都区居民提供一些帮助。”
王伟接着说:“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与赵氏集团进行沟通,让他们降低房租和贷款利息,给当地居民一条生路。”
李雅茹摇头道:“你忘了赵氏集团的一把手赵宏宇和钱丰被我们送进监狱。他们能和我们合作才有鬼。”
王伟听后,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他紧盯着李雅茹,语气急切地说道:“即便赵宏宇和钱丰被送进监狱,赵氏集团还在运转。我们与赵氏集团的沟通,并非是与赵宏宇、钱丰个人,而是与整个赵氏集团。如今赵氏集团的新管理层,他们若想长远发展,就应该明白,让汤都区居民摆脱困境,对集团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李雅茹却冷笑一声,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眼神中满是质疑,她轻哼一声道:“你想得太简单了。赵氏集团多年来对汤都区的盘剥,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