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汉章帝(第4/6 页)
大汉王朝的辉煌盛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
这道诏书一经颁布,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那些心怀壮志、满腹经纶的贤能之士们听闻此讯后,无不为之振奋鼓舞。他们纷纷收拾行囊,怀揣着一腔炽热的报国之情,马不停蹄地朝着京城赶来。
刘炟对于这些前来应召的贤士们极为重视,不仅亲自予以接见,更是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个人所阐述的治国安邦之策。就在众多贤能之中,有一位名叫李贤的年轻后生格外引人注目。此人思维敏捷、见解独到,针对当时的税收制度,他大胆地提出了一整套详尽且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当刘炟听完李贤的这番建言之后,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赞叹不已。他当场对李贤的才华表示高度认可,并毫不犹豫地下旨任命其担任户部官员一职,责令他全权负责推进相关的税收制度改革事宜。
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暗中抵制新的税收制度。刘炟得知后,果断下令严查,将那些贪污腐败、阳奉阴违的官员一一惩处。
与此同时,他深知皇亲国戚们的行为举止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至关重要,于是毅然决然地开始着手大力整顿其风气,期望能够营造出一个公正、清廉且开明的氛围。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涉及到如何处置外戚这一棘手问题时,刘炟竟表现得有些超乎寻常的宽容大度。
尤其是那皇后窦氏一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力愈发膨胀,逐渐成为朝堂之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而其中最为嚣张跋扈之人,当属窦宪无疑。此人仗着自己妹妹乃是当今皇后,便肆无忌惮、横行霸道于朝野之间。尽管刘炟对此心知肚明,明白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已然超越了应有的界限,但每当面对亲情的羁绊时,他那颗原本坚定的心总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柔软起来,从而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原谅并宽恕他们所犯下的种种过错。
曾几何时,窦宪竟然胆大包天地强行霸占了一块属于无辜百姓的肥沃良田。遭受欺凌的百姓悲愤交加,无奈之下只得将此事状告至当地官府,以期能讨回公道。怎奈那些地方官员皆惧怕窦宪背后强大的势力,一个个噤若寒蝉,根本不敢对此事加以过问和处理。消息传到刘炟耳中后,他不禁龙颜大怒,当即传召窦宪入宫,狠狠地斥责了一番。可即便如此,待到气消之后,刘炟终究还是未能狠下心来对窦宪施以严惩,只是不痛不痒地稍加惩戒了事。
经济方面,刘炟始终将关注点牢牢锁定在农业领域之上。他深知农业乃国家之根本、百姓生存之基石,故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来推动其发展。不仅大幅减免农民的赋税负担,还大力倡导并激励人们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积,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用于兴修水利工程,以此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建初二年的某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时分,阳光洒落在广袤无垠的田野间,宛如一层金色的纱幔轻轻覆盖着大地。刘炟身着一袭朴素的便装,微服出巡悄然来到了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园之中。他漫步在田埂小道上,不时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脸上流露出关切之情。
走着走着,刘炟看到不远处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农正弯着腰辛勤劳作着。于是,他快步走上前去,微笑着向老农打招呼道:“老人家,您好啊!请问今年的收成情况怎么样呀?”听到有人问话,老农缓缓直起身子,抬起头望向眼前这位陌生而又和蔼可亲的年轻人。当他注意到刘炟身上那与众不同的气质时,心中不禁暗自揣测此人身份不凡。但见对方态度诚恳友善,老农也就放下心来,皱着眉头满脸愁苦之色地摇了摇头说道:“唉,客官有所不知啊!今年这老天爷真是不开眼呐,天灾连连不断。虽说当今陛下仁慈圣明,给咱们减免了赋税,可日子过得还是异常艰难哪!”说完,老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刘炟回宫之后,立即召集了朝中众多大臣,于宫殿之中彻夜长谈,共同商议应对之策。烛光摇曳,映照出众人凝重而专注的面容,每个人都深知责任重大,关乎着天下苍生的福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深思熟虑,刘炟最终拍板决定,要大力推行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百姓能够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便是广泛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为此,刘炟当机立断地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专门的农学堂。这些农学堂将成为知识传递的桥梁,邀请那些经验丰富、技艺娴熟的农夫担任教师,向广大农民传授宝贵的种植和养殖经验。
不仅如此,刘炟更是以身作则,多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