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2/4 页)
头,说道:“没错,徐将军你说的很对。段祺瑞因为与日本人秘密协定的《中日军火借贷条款》的事情走漏了风声,因此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口诛笔伐,继而又因为南伐战争的连连失利,让他的政治地位越来越不牢靠了。”
徐邵文补充的说了一句:“这其中还有直系各位将军的努力呢。”
曹锟神色微妙的变化了一下。只是缓缓的吸了一口烟斗,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徐邵文说的是什么意思,直系各位将军在前线的故意给段祺瑞拖后腿,在北京的则一味的煽风点火,因此皖系出现政治危机直系是有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不过,如果追究起来直系为什么会对皖系不满,那还得责怪段祺瑞有私心。该赏的不赏,该给的不给,该让的不让。弄的前线将领一直都是闷闷不乐,谁他**的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徐邵文说道:“直系当中,尤其数冯老手段最为积极了,他甚至连代总统的身份都辞职,用以威胁段祺瑞。可是曹司令,你难道还没看出来,段祺瑞的脸皮有多厚吗?”
“这我当然知道呢,段祺瑞死活赖着他那个快要频灭的皖系总理不放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中华民国的大局呢。”曹锟为了转移徐邵文话中针对直系故意作战不利,让皖系出现政治危机的话题,他连忙又把责任推给了段祺瑞。
徐邵文看出了曹锟心中有些虚,当然这样的情绪已经对一个老军阀来说不算什么了。他顺着曹锟的意思,接着又说道:“曹司令,现在如果不加紧反对皖系,等到这个势头过去,非但让我们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另外还会让皖系获得喘气的机会。所以我们现在不得不开始着手准备了。”
曹锟若有所思,不过依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现在心理很有想法,自己原本答应了徐邵文支持他。但是那时候却是想到这件事还没那么快就定下来,纵然定下来的时候,也用不着自己做出头鸟。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徐邵文第一个就来找自己协商这件事,这还不是要拉自己做大头了?
皖系虽然是政治危机严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这头骆驼还没完全死呢?万一弄不好,反噬了自己的利益,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徐邵文看得出来曹锟依然心有疑虑,于是说道:“曹司令,皖系的政治危机正在渐渐消弱,难道您还没有感受到吗?”
曹锟抬起头看了徐邵文一眼,问道:“此话怎讲?”
徐邵文正色的说道:“段祺瑞到现在都没有辞职,已经都快过去三个月了,他能挺下去,但是那些北京政府的官员是挺不下去。我所说的北京政府官员,正是那些先前迫于舆论压力递出了辞呈的官员。这些老官僚原本以为段祺瑞是会倒台,可是到现在段祺瑞还没倒台,他们心中已经开始动摇了。一旦有个别官员愿意去复职,其他已经辞职的官员就会彻底放弃与皖系作对,重新去谋求自己的那份政治利益。”
曹锟神色渐渐有些凝重。他自己就是直隶人,当然知道北方那些老官僚心中的想法。一旦事情对自己不利,自然会毫不犹豫、不在乎廉耻的选择去转变。段祺瑞现在正是为了挽救自己政治地位,所以也会不计前嫌的迎接这些官员回归。
一旦这些官员重新回归之后,那么在舆论上的压力就会渐渐减缓,甚至转变成为回升的状态。到那个时候就等于这个快要饿死的骆驼又渐渐可以吃得好、喝得好了。
曹锟原本还在作壁上观,不过他照样对皖系的政权感到十分不满,如果这次政治危机能把段祺瑞赶下台,那么自己还真是会放鞭炮来庆祝呢。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与吴佩孚在前线拒绝北京的军令,消极来应对南伐战事了。可是一旦段祺瑞死灰复燃了,那么事情就不好办了。
徐邵文叹了一口气,脸色显出了一副忧虑的神态,说道:“如果让段祺瑞重新振作了起来,只怕冯老他的牺牲就白费了。曹司令你我都和冯老有密切的关系,怎么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冯老他老人家一生荣辱毁于一旦呢?”
曹锟点了点头,但是内心还是犹豫了很久。
徐邵文看到这里,暗暗忖道:老子都说了这么多口舌了,好的坏的可都是提到,你竟然还在犹豫?看来必须跟你摊牌来说了。他认真的盯着曹锟,说了道:“曹司令,看你的脸色,似乎犹豫不决,这是什么意思呢?”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都显得有些发冷了起来,表现出了一股怒意。
曹锟怔了怔,倒是显得被动起来了,他呵呵的笑了笑,说道:“徐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老曹从一开始就力挺徐将军你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