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这么一次。”只见师傅单手托剑,立于胸口,像是起手式,双目微闭。
林逸心里不禁暗骂,就这么一次,当时耍猴呀?
这剑法也是有分个三六九等,这师傅收藏的剑谱十分的多,由剑到繁有几十本之多,号称要收尽天下剑法,看尽天下剑法,这几十本剑诀,师傅皆能倒背如流,连一个事情都记不清的人,居然对剑如此敏感,用林逸的话讲,这剑法已然融入师傅骨髓,剑便是他的生命。林逸第一次接触剑,是翻阅了一本《草庐习剑录》,当时林逸可是如获至宝,终日抱着看,没事也会跟着比划那么几下,若是师傅,可不会传授他剑法,只会叫他提把十多斤的木棍站桩练些无聊招式,挑,刺,抹,抽,撩,削,劈,很是无趣,都可以闲出鸟儿来,不过不练定是要讨顿打,又是不行,结果看剑谱时被师傅看到,接过剑谱粗略翻阅了下,嗤之以鼻,说着乃是下品剑法,林逸心中不服,每日皆会提着本书去给师傅翻阅,看多了扔多了,好像这天下剑法都落得下品,直到一日,抽出那压箱底一本名为《万剑纲要》剑法,师傅接过后,沉默了片刻,再无说话,但是林逸看到师傅吃瘪,心中快活,便将那剑法背了下来,虽是生涩无比,但乐得有趣,还记得那编著人名为,刘天青,至于是谁林逸不知,此人定然厉害无比。
《万剑纲要》书中分为数十篇,立剑篇提到,剑需刚柔相含,剑随身走,以身带剑,神形之中要做到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行如蛟龙出水,静若灵猫捕鼠,运动之中,手分阴阳,身藏八卦,步踏九宫,内合其气,外合其形。
师傅说,年轻时候,这剑,唯快不破,天下万千剑法,终逃不出一个快字,剑越快,便越能打人个措手不及,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之后屡屡受挫,方才习得了慢剑,以形御剑,以心持剑,以不便应万变,皆在这个理。之后被一个手中无剑之人打的没了脾气,而后弃剑而练,认为这心便是剑意,人便是最锋利之剑,若是手中有一把真剑,定然啸出万丈青天,剑道之使,如果只是单纯的练剑,那就不是剑道,道需悟,剑再快,剑意在强,少了道,皆是无用,道于天契合,无上剑道,若是能触碰天道,这仙也不过如此。
此刻林逸也不敢造次,认真盯着师傅师傅,瞬间便感觉到了风从身边略过,虽是微风,剑意已经毕现。
师傅半闭双目忽而睁开,眼里精芒毕现,手中的剑向前舞去,剑如白蛇吐信,嘶嘶带着破风之声。
又如游龙穿梭,剑身随着师傅的白豆行走四身,时而轻盈如燕,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衣袂飘动,步法更加虚幻,一句诗从师傅嘴里传出。
。。。。。。
昔我起舞剑,
三尺星光斗。
我剑何慷慨,
君诗何老苍。
感此一笑叹,
徒成九回肠。
。。。。。。
诗句刚提,林逸不禁便想到痛苦的练字,寒冬腊月,夏至秋至,每次清晨便要起床练字,若是不满意,一字便是一上午,师傅说过,练字便是练剑,字写不好,剑更是妄想,提棍练了三年,练字是八年,日复一复,从未停歇过,林逸一直觉得,跟师傅练功,这心态最重要,没强健的筋骨,想这十多年下来,保持个人形都难。
万剑需引,剑势要稳,心不能乱,眼不能低,步不能让。
师傅剑势突然变得柔和起来,如若一湖静水,剑意成一股淡云笼罩在二人身侧,如梦如幻,师傅此刻舞剑更像在云层中漫步,随后舞剑缓慢,云之势递减。
长剑狂舞,
一丝轻狂,
一曲惆怅。
一式寂寥。
骤然师傅剑势一提,剑锋一凛,剑势突然加快,云之势骤然翻滚。
一旁林逸默默感受师傅此刻心境,渐渐闭上了双眼,用心体会,他感受到了风在他四周缭绕,头顶上仿佛被万里沉云笼罩,使他分不出敌我,甚至连自己都能迷失在这风和云之中,不知剑意从何处发出,只知自己全身都笼罩于师傅的剑意之下,分不清杀招和虚招。
虚则实,实则虚!
林逸好像迷失于剑意之中,不能自拔。
闭上眼睛,去体会着,一旁的师傅看林逸沉浸于剑意之中,停止了舞剑,静静伫立一旁,莫问插入剑鞘,置于一旁,等待着徒儿的领悟。
此时的师傅已不像往常般恬淡,一下之间变得甚是沧桑。
他抬起头凝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