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议论起来。
“怎么会这么长?式样似乎更像鲁筝……夫君你看,不止十五根弦,似乎不下二十根之多啊!”
“没错,恐怕不止二十弦,还有那后岳山,竟然不知直的,而是弯的,真是奇了……”
赵训庭也跟着凑热闹:“做工非常精湛,应该是整块缅甸酸枝木精心雕琢而成,实在难得啊!至少我从未见过如此精美大气的筝,寻常所见大多是用河南兰仪一带的桐木或者白松制作,与此筝相比,相差何止千里!”
数月来,朱道临对大明朝的乐器有了不少了解,知道时下流行的古筝由于方方面面的局限,大多为十六弦,音域比自己这把古筝少了四个八度,筝体最长也不过一米二左右,所以听了几位的议论便耐心解释其中差别,边说边用胶布把玳瑁指甲缠在手指上。
应昌培的爱妾再次惊讶起来:“叔叔缠在指尖上的是弹奏拨片吗?为何不用更方便的皮指套?”
“这个……恐怕是各自的喜好和弹奏的技巧有区别吧,我也不是很明白。”
朱道临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从小时候学琴开始就是这么干的,虽然也见过有人使用各种先进材料制作的活动指套,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所有专业演奏者用的都是胶布指甲,区别只是材料不同而已,朱道临手上这套玳瑁指甲由于玳瑁龟越捕越少,价格贵一些,但绝对好用。
一切准备就绪,朱道临吩咐小虎为大家斟茶,随手弹出小段旋律,边弹边用精致的小扳手调整因搬动而发生偏差的几根弦,弹出一小段曲子活动指节,半分钟不到便满意地抬起头来,准备在正式弹奏前说两句客气话,却发现应昌培夫妇和赵训庭全都睁大了眼睛。
嫂夫人又惊又喜,顾不上女子该有的含蓄抢先问道:“请问叔叔,刚才弹奏的这段曲子可有曲名?”
朱道临再次结巴了,他刚才为了活动指节随手弹起的两小段波尔卡风格的曲子,源自芬兰民谣《甩葱歌》,这让他如何回答?
总不能再向应昌培夫妇和赵训庭解释什么是芬兰吧?此前要不是母亲要求严格,他喜欢的热身曲段还是电脑游戏《魂斗罗》的配乐呢,所以想来想去,朱道临只好说是自己胡乱弹的。
也正因为嫂夫人这一问,让朱道临不得不慎重起来,放弃了随便弹奏一曲的想法,选择曲调优美的古筝名曲《梁祝》。
考虑到在座各位的思维习惯,朱道临还是换了个曲名并略作解释:“小弟即将弹奏的曲子名为《化蝶》,来自一个凄美的民间故事,请嫂夫人和二位兄长多多指教。”
朱道临说完端正身姿,微微闭眼略作酝酿,便开始弹奏起来。
两声轻柔的拨弦声过后,优美舒畅的引子旋律悠然响起,逐渐进入春光明媚彩蝶翩翩的意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格外陶醉。
随着朱道临的灵活指尖娴熟的弹拨摇动,如清泉流淌般的琴声飘洒而出,柔美抒情的曲韵在茶香袅袅的空间里婉转回旋。
恍然间,琴声加速,曲韵化作愁肠百转如歌如泣的倾诉,激越的抗争与绝望的悲苦随着朱道临灵动的指尖缭绕升腾,听得大家揪心不已,悄悄倚在里侧门框上聆听的小影,很快也和朱道临对面的嫂夫人一样,在忧伤哀婉的琴声中潸然泪下。
短暂的停顿余音未杳,如同叮咚泉水般的琴声再次响起,舒缓的节奏让所有人再次回到风和日丽彩蝶飞舞的美妙幻境,直到最后的琴声绕梁而去,依然让人久久深陷其中,心驰神往。
一曲终了,颇为投入的朱道临抬起头,晃眼看到悄悄抹泪默默转身入内的小影,再转过头时,惊讶地看到除了眼前唏嘘不止的应昌培夫妇和赵训庭之外,茶厅两旁的墙壁下不知何时站满了丫鬟和佣人,一个个满怀钦佩地望着自己的老爷。
朱道临微微一笑,示意满脸自豪的小虎给自己倒杯茶,然后默默解下手指上的胶布。
“贤弟且慢!”
回过神来的应昌培叫住了朱道临,心悦诚服地问道:“请问贤弟,此曲是何方高人所作?其中又有何故事?”
朱道临心想你们两公婆还有完没完,可面对应昌培夫妇和赵训庭期待的眼神,他只能变个法儿回答:
“此曲是天枢阁的两位前辈大师联手谱写的杰作,分别为何占豪大师和陈刚大师,来源于苏杭宁绍一带的民间传说,估计大家都听说过,晋朝的时候有个叫祝英台的美貌女子,女扮男装前往书院求学,遇到个叫梁山伯的同窗并成为好友……”
一个千古绝唱的悲惨爱情故事说完,包括围观丫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