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3/4 页)
的朱道临一家,就是靖难之后被永乐皇帝剥夺爵位、废为庶民的齐王齐恭王朱榑之后!
众勋贵立刻明白过来,震惊之余无不唏嘘长叹:
齐恭王朱榑是明太祖第七子,洪武三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被召至南京废为庶人,永乐元年朱棣即位之后获得复封,可永乐四年又因“娇纵悖逆”被心怀顾忌的朱棣夺爵,全家百余口被押送到庐州看管。
到了宣德三年,有个名叫楼濂的福建男子冒名“七府小齐王”意图不轨,被官府发觉后押往京师,与其党羽数百人一起被诛杀,随后便传来废齐王朱榑暴卒的消息,子子孙孙俱都贬为庶人。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宣德皇帝下旨将废齐王的子子孙孙押送南京北郊居住,以便于看管,齐王的封号自此消除,数十年之后只剩数名男丁和妇孺,再次被迁往句容乡间务农,从此被人淡忘。
此后,废齐王唯一的这家后人死的死逃的逃,彻底没了踪迹。
直到隐身道门的朱道临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才引起宗人府和当今皇帝身后几位神秘老太监的注意,先是责成南京镇守太监秘密调查,进而发动内监力量,展开了长达两年的秘密调查取证,最终证实朱道临实为齐王嫡系后人。
移居海外天枢阁的朱道临一家均为齐王嫡系,其仙逝海外的祖父名叫朱实盛,为齐王嫡系第八代嫡传“实”字辈,其父朱堪培乃第九代嫡传“堪”字辈,到了朱道临这一辈,整个家族仍旧人丁稀少,连续三代均是单传,其祖父认为本族遭到了天命报应,临终之前含泪放弃族谱传承,将襁褓中的孙子朱宗茂改名为朱道临。
此次朱道临在三道谕旨催促下进京面圣,完全是当今皇上恩情深重的结果,重新确定齐王一脉回归皇室这件大事。
令八大勋贵感到更加吃惊的是,朱道临自身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但对内监和宗人府的调查结果深感震惊,而且拒不接受皇上的恩赐。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第四九七章 齐王之后
在乾清宫与崇祯皇帝连续一夜的恳谈中,朱道临面对内监三位历经五朝的老太监和宗人令的反复劝说,仍然拒绝认祖归宗,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事情,要求禀报父母详细询问了解之后才能作出决定。
崇祯皇帝在无奈之下,不得暂时放弃授予朱道临父子亲王爵位,只授予朱道临镇海伯爵位,以便于他更好地为国效命,但要求朱道临把他父母带回大明,认祖归宗。
朱道临犹豫再三,最终答应了崇祯皇帝和宗人令的要求,决定年底之前把父母从海外天枢阁接过来,但他要求皇上必须答应:如果他的父母不愿意留在大明,希望皇上允许他父母返回海外天枢阁居住,否则他难以从命!
听完宗人府属官的陈述,京城中最为显赫尊贵的八家勋贵一时间感慨万千,对于朱道临的风骨更是钦佩不已,同时也终于明白朱道临之所以送给皇帝一笔巨额白银和紫铜,根本不是文官们推测的所谓买官进爵之资,而是出自于对大明江山的挚爱与忧患,出自于血脉中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约骨肉亲情。
数日之内,朱道临乃齐王之后的消息迅速在京城显贵之中传播。
有人听了惊骇不已,有人则满是怀疑,有人欣喜鼓舞,有人惊恐万状,但更多的人心中升起了期待。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盛,更多的大明百姓得知了这个惊天消息,于是“痛击鞑子取得辽东大捷的东江新军统帅朱道临将军乃齐王后人”的传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向四面八方,就连远在冰天雪地的沈阳城中的黄台吉也被震惊了。
而万众传颂的朱道临,似乎并不知道此事。这个时候他已经回到了金陵北郊的虎山大院,与一群心腹干将秘密召开会议之后,正抱着粉嘟嘟满是奶香的爱子,与一群喜气洋洋的妻妾和云集而来的弟兄们补过新春佳节。
……
……
朱道临并不知道,他这个“齐王后裔”的名分,完全是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和师父玄青道长暗中策动的结果。
更不知道阴差阳错之下。自己早已过世的祖父和如今的父亲的大号,竟与齐王族谱第七代“实”字辈和第八代“堪”字辈相吻合,而自己学龄前确实改过名字,由朱宗盛改为朱道临,竟然暗合了齐王族谱的第九代“宗”字辈。
于是,就有了孤家寡人崇祯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