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国就印度进攻巴基斯坦问题进行申诉,让她到纽约与他会面。
在联合国紧张的外交活动中,贝娜齐尔和父亲一起出席安理会会议,与各国代表会晤磋商,也从中学到很多经验。这段经历是贝娜齐尔在外交问题上的一次重要实践。但是父亲艰苦的努力最终未能取得成果,安理会没有做出决议。阿里?布托拂袖而去,飞回巴基斯坦。贝娜齐尔也从纽约回到哈佛大学。
1971年12月17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结果是巴基斯坦被肢解,原东巴基斯坦成为新的孟加拉国。几天后的21日,阿里?布托临危受命出任巴基斯坦总统,标志着巴基斯坦历史上布托时代的开始。它也深刻地影响了贝娜齐尔的一生。
第二年夏天,阿里?布托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就印巴第三次战争后未解决的问题在印度西姆拉举行首脑会谈。此时恰逢贝娜齐尔回国度假,阿里?布托希望女儿亲眼目睹这次将成为巴基斯坦历史转折点的会谈,便把女儿也带到西姆拉。贝娜齐尔第一次见到印巴次大陆上的第一位女总理英?甘地。英?甘地直直地盯着贝娜齐尔,似乎回忆起自己少女时代跟随父亲尼赫鲁出席各种政治场合的情景。富有戏剧性的是,贝娜齐尔这个19岁的女大学生在16年后,也登上了总理宝座,成为印巴次大陆上第二个女总理。而在西姆拉的媒体记者似乎也看出贝娜齐尔将是次大陆未来的政治明星,对她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把关注焦点从会谈转到贝娜齐尔的一举一动上。人们成群结队地欢迎她,跟随她。她从朋友那里借穿的衣服的款式也很快成为印度一时间的流行时尚。
1973年春天,贝娜齐尔就要从哈佛大学毕业了,这是一个伤别离的时刻。她和彼得?加尔布雷思夫妇都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了,但她不想离开美国这个已经熟悉的环境,希望接下去到美国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校求学。但是父亲坚持要女儿去牛津,他的目的是希望女儿经常更换新环境,接受更多的锻炼,而不要在一个地方扎根。
政治世家的长女(7)
当年秋天,贝娜齐尔来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这令她的父亲心满意足。但初到牛津的贝娜齐尔并不十分快乐。
她穿行在牛津的大街小巷,经过街两旁散落的中世纪建筑,古老的教学大楼保持着当年的风貌,绿树掩映的外墙上,爬满青藤和野花,中世纪的建筑勾勒出斑驳的光和影,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历史不长、个性张扬的美国人相比,英国人显得更加冷淡保守,牛津的气质更加深了她这种印象,使得布托感到难以融入学校的整体氛围。
在牛津的学习也更紧张和规律。与哈佛大学的自由之风全然不同。按照牛津的传统,贝娜齐尔每周都得与自己的导师会面,向导师提交论文,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也使得布托倍感压力。
还有,在哈佛时,她和同学有自己的套间。而在这儿她只能住玛格丽特女生大楼内的很小的单人房间,没有自己的电话。
一连几星期,她只能找那些一同来到牛津的美国同学玩。据说,她还经常开车去光顾伦敦的一家冷饮店,因为那家冷饮店有一种美式薄荷冰淇淋,让她回想起在哈佛大学的时光。
意识到女儿心中的苦闷,父亲开始写信耐心地劝说:“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想象着你正沿着我22年前留在牛津大学的足迹走着。”父亲不断地来信,渐渐消除了她的陌生感。在父亲的劝告下,贝娜齐尔参加了牛津大学著名的辩论社。
牛津是从什么时候正式征服布托的呢?人们无从知道。但显然贝娜齐尔以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她在牛津的同学。这一变化始于牛津辩论社。
牛津辩论社成立于1823年,仿效英国下院的做法,经常就各种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被看做是未来政治家的摇篮。贝娜齐尔在牛津大学辩论社所获得的经验和锻炼的口才,使她后来能在巴基斯坦大地上在数百万人面前挥洒自如地讲演,成为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政治领袖。
贝娜齐尔在牛津大学辩论社第一次演讲的议题是“弹劾尼克松”。凭借21岁年轻人特有的自信、激情和雄辩的口才,贝娜齐尔提出的弹劾尼克松的动议在辩论社以345票赞成,2票反对而通过,获得巨大成功。
在牛津大学辩论社的成就感使贝娜齐尔变得日益开心愉快。她常常驾驶着父亲送给她的一辆黄色敞篷小汽车在牛津溜达,或去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或去伦敦吃奶油冰淇淋。车子挡风玻璃上常常贴满停车罚款单和朋友们的留言条。这辆车成了她的标志物,因此它一露面,人们就知道贝娜齐尔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