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票房破亿都是神话。
05年之后,电影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破亿票房的影片不断涌现,不再是神话,但破2亿的电影依然在少数。
破4亿票房的就更加少了,总共才不到20部。
这些影片都是一些什么影片呢?
大明星?要的;大导演?要的;大投资?要的!
集合强大明星阵容、导演阵容、后期制作团队阵容,投资没有上七千万,都不好意思说拍大片,完全是在烧钱拍电影。票房总排行榜上,破4亿票房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这样来的。
但《边缘》呢?
要明星没明星,只是几个二流明星;要导演没导演,陈敬明这个转行的小说作家来执导;要投资没投资,只是陈敬明个人掏出了一千万,然后又拉来了一千万投资,总共两千万的拍摄成本。
然而,这样的小制作,上映之后居然创造了4亿的强大票房。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
也因为这个,奠定了畅销小说作家在娱乐圈的地位。
赵星驰和陈敬明的身份相同,都是小说作家;所不同的是,赵星驰是历史和武侠双料小说作家,陈敬明是言情小说作家。
虽然在近期的影视圈内,言情小说作家比武侠小说作家吃香,因为言情小说改编电影最容易卖座,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有些逊色,但任谁都知道,影视圈内小说改编最吃香的题材永远是武侠小说。
再看赵星驰最近的红火程度,《射雕英雄传》的首日销量直接破了历史记录,达到了八十八万册,何止是红到发紫啊,简直就是白日飞升。
这个时候不抱赵星驰的粗腿,什么时候抱?
王银花于是果断的跳槽了。
只是,赵星驰的情况让她颇为苦恼,因为赵星驰似乎还没有适应自己是个著名作家的事实,做起事情来居然谨慎得要命,不大胆的往电影上面发展,反而要求公司节俭的慢慢发展,这就让她有些受不了了。
没错,在王德忠、钱敏丽两人看来,赵星驰的步伐太快了,但是在王银花看来,赵星驰不仅不是步伐快了,反而是太慢了。
以赵星驰现在的当红程度,王银花相信,只要赵星驰向外界宣布有意进入影视圈,百分百有影视公司主动寻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算了,反正赵星驰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慢一点就慢一点吧,至少不会出问题。而且,我又不是老板,**这份心干嘛?”王银花摇了摇头,不再腹诽赵星驰了,转而翻开了赵星驰给她的文件夹。
赵星驰说这里面是他写的网络剧剧本,王银花还真有点好奇呢。
翻开来一看,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剧本的名字“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这是什么名字?”王银花惊奇不已。
第一百零九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
京城,华夏国首都,华夏政治文化中心。
北漂一族,广义上讲是京城这个大都市里面非京城户口的所有人,狭义上讲是非京城户口中那些为了追寻明星梦想而来到京城的人。
虽然说京城这个地方政治氛围浓厚,比不上魔都的自由大环境,但政治文化的因素,还是让京城成为了娱乐圈的大本营,这几年尤其明显。
来自东山省的王泽锋就是这样一个北漂,为了自己的明星梦想孤身一人跑到京城来的。
接到丁晓飞电话的时候,王泽锋还在一个剧组等拍戏,是一部民国戏《宅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大家族的恩怨情仇。王泽锋在戏里面饰演一个管家,有形象、有台词,戏份还行,属于跟组演员。
丁晓飞开口让他过去帮忙,王泽锋心里是挺感动的,好哥们果然是好哥们,有了大好前途还记着他。
虽然最近一直在跟组,和外界少了接触,但有手机在,外界的一些动静,他还是能够知道的。
赵星驰现在是如日中天的小说作家,王泽锋自然是知道的。
再看看同样是畅销小说作家的陈敬明,凭借自己的人气进军影视圈,果断一炮而红,包括王泽锋在内,影视圈内的人对于那些畅销小说作家谁都眼热的很。
更别提赵星驰还是一个武侠小说作家,写的第一本武侠小说首日销量就近百万,有这样的大粗腿让他们抱,当然得赶紧的。
放下电话,王泽锋立即就去找副导演赵小刚请假,他打算先飞一趟昌南见过赵星驰,然后再回来把自己的戏份拍完。
找到赵小刚人影的时候,赵小刚正和一个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