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掳掠者 > 第15章 三策定广平

第15章 三策定广平(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张尘和众人交代了几句,依旧让张福做这县衙的师爷,其余人等也是一切照旧。

这个张福可是个宝藏人物,日后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屯田开荒,可都少不了人口。

至于那些差役,倒是良莠不齐,之前他们在赵雄手下,不过是混口饭吃,不尽心也就罢了,但如今自己可是要成大事的,手底下可不能有混吃等死的人。

不过眼下大局未定,一切还是以稳住局面为上。

这些人,需得有一位靠得住的人统领才行!

张尘正自寻思,忽然差役来报,说是县衙外有个自称高顺的汉子求见。

嘿!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不就是现成的吗!

张尘急忙叫人唤了高顺来见。

高顺一进大堂,只见张尘正背对着他,负手而立,仰望着头上那方写有“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的牌匾。

望着他的背影,这一刻,高顺仿佛觉得眼前之人不似先前认识的那般,倒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气度。

“你来了。”

“属下拜见公子。”高顺抱拳施了一礼道。

张尘转过身来,与高顺对视一眼,发觉他眼神中的错愕与凝重。

“孝父,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张尘道,“此番送粮,可还顺利?”

“公子放心,粮食已送到,麴庄主还差了两位兄弟前来拜谢。不过,方才属下听说了市集之事。担心公子安危,便自作主张,叫他们回去了。”

“无妨,孝父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事寻你。”

不等张尘说完,高顺却蹙眉言道:“公子,你此番行事太过鲁莽,你可知道这会招来多大的祸端?”

张尘听罢,微微一笑:“孝父是觉得,我杀他们,杀错了?”

“属下不是这个意思,赵雄黄文义官商勾结,戕害百姓,无恶不作,早就死有余辜。只是公子杀了他们,难免为自己引祸啊!”

“若我告诉你,此事乃是我有意为之呢?”

“什……什么!”高顺一时错愕,不明所以。

张尘笑了笑,又道:“你可还记得,我曾说过,今日为商,未必他日亦为商。如今天下,乱象已现,此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我料不出数年,乱世必起!到时,跨州连郡者必不在少数,如不能取一安身立命之所,日后如何立足天下?”

张尘轻飘飘的几句话,却令高顺呆立当场。

他不敢相信,这番话竟是出自于一个商人之口。

难道他之前,从没有真正认识过这位张家公子?他的志向,绝不只是富甲一方这么简单!

“孝父乃英雄豪杰,值此乱世,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张某虽一介贱商,然匡扶汉室,安定天下之心亦有之!”

张尘的话如同九霄之雷,令高顺不由为之一震。

高顺怎能看不出天下大势。自桓、灵以来,朝政崩坏,天灾连年,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去年黄巾叛乱,更是雪上加霜,叛乱虽然平定,但大汉江山风雨飘摇之势愈演愈烈。

张尘说不出数年,乱世必起,这话绝非空穴来风!

难道,他真有如此眼界?

想我习武多年,不就是为了挣份功名,光宗耀祖?奈何朝廷昏聩,报国无门,竟至流落街头。今观此人,竟有凌云之志,若我尽心相辅,日后何愁不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高顺的心微微动摇。可又转念一想,张尘此刻势单力孤,不过空有一百里小县,民心尚且未附,对外更有危局未解,是否真能化险为夷,还是未知之数。

于是,高顺言道:“公子志存高远,属下钦佩之至。但公子可曾想过,目下之局何解?公子莫非真的打算寄希望于华佗的说项吗?公子是否想过,若此事不成,又当如何自处?”

张尘笑了笑道:“孝父说笑了,我岂会将身家性命系于他人之手?如若华神医能说服太守大人,免去刀兵,那自是皆大欢喜。日后便可据城自守,徐图发展,以待天时。可如若不能,我也绝不会引颈就戮,坐以待毙!”

“愿闻公子之策。”

张尘继续说道:“魏郡之内,仅三千兵马,倘若太守大人执意相难,区区三千人马,我还不放在眼中。”

“公子未免托大了,这区区县城,并无驻兵,衙门的差役也不过数十人,如何能对抗三千之众?”

张尘笑了笑:“当下要做的,有三件事。其一,开仓放粮,广纳流民。之前赵雄与黄文义狼狈为奸,囤积了不少粮米,将之取出,赈济百姓,吸纳

目录
我的钢铁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