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刀头处是个斜茬,刀尾处有一个一尺长、三寸宽的长方形的孔,刀背方向的孔边就是手握的刀柄,刀柄上方突出的一块就是护手。刀身两面各有一道很深的血槽,每道血槽下面还阳文铸着一行奇古的文字,裴伷先不认识。刀背上有九个大小、宽窄、深浅不一的凹槽,使整个刀背看上去有点象锯齿。刀口并不太锋利,有点象韭菜叶样的浑圆。
裴伷先把轩辕之刃提在手里掂了掂,比自己的无刃剑要重一倍,足足有八十多斤重,似乎不是铁造的,因为铁铸的不会有这么沉,凭自己的力量,单手虽然可以挥动,但根本不能运用自如,必须得双手才行。
裴伷先想不明白,在古代不知道是哪位勇士有如此的神力能使用这样的巨型兵刃。
他把轩辕之刃放回匣子里,用布裹好,夹着走到庙后墙,打开后门出去,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第二天中午,裴伷先正在家里一个人吃饭,大门“呼隆”一下被撞开了,冲进来一伙衙役,为首的两个人裴伷先都认识,一个就是自己的仇敌都官主事崔庸忌,另一个是都官署总捕衙门的总捕头胡锴。
崔庸忌左边脸上多出了一道细长的伤疤,从前额一直到左腮,那是被裴伷先的无刃剑所伤。他杀气腾腾地冲到裴伷先面前:“姓裴的,你好大胆子,竟然逃归故里。来人,拿下!”
几名捕快冲上来,给裴伷先带上了镣铐,裴伷先很平静,没有挣扎。
崔庸忌把脸凑上来,恶狠狠地说:“昨天晚上你大概拿到轩辕之刃了吧?快点交出来!”
裴伷先哼了一声:“你想轩辕之刃都想疯了。我可没见到什么轩辕之刃。”
崔庸忌大喝:“给我搜!”
衙役们把裴家老宅翻了个底朝天,不仅没搜着轩辕之刃,连裴伷先的无刃剑也没了踪影,裴愿也不知去向。
第十一章 流放北庭(1)
崔庸忌气急败坏地吼道:“裴伷先,你不交出轩辕之刃,老子就先剜出你一只眼睛,再不交再剜一只,一直不交我就把你零割了。”说完,从腰里拔出短刀凑上前来。
胡锴喝道:“崔主事不得乱用私刑!裴伷先私自逃归,犯了律条,我等早已上报朝廷,自有大理寺处置,你我都无权擅做主张。”
崔庸忌看看胡锴,见他手握腰刀,怒目而视,就有些胆虚,无可奈何,只得和胡锴一起押着裴伷先回到长安,关进大理寺监狱。
这期间,崔庸忌几次到狱中要严刑逼问裴伷先,都是胡锴及时出现阻止。
原来,胡锴是当朝凤阁侍郎胡元範之子,胡元範与裴炎交情深厚,裴炎被害,胡元範曾在武则天面前多方为裴炎辩护,可没有效果,胡元範深自为憾。这次听说裴伷先逃归,唯恐他为崔詧父子所害,所以特别叮嘱胡锴,一定要亲自过问此事,必定要保护好裴伷先。胡锴尊父命,亲自捉拿,亲自监押,派心腹看守,一有异常立即通报,所以裴伷先才没吃大苦头。
没几天,大理寺判决下达:“裴伷先私自自流所逃归,天后震怒。敕脊杖一百,流放北庭,永不许回。”
听了这个判决,裴伷先惊得目瞪口呆:河南老儿张冏藏的预言果然应验了,自己真的又被流放到了西北塞外!
这一次受杖,裴伷先几乎没受什么伤,只伤了点皮毛,第二天就能下地走动了。这一次流放北庭,不像上次了,同行的有六十多名被流的犯人,而且是由到北庭都护府换防的军队押送。
丁氏父子从闻喜长途跑来给裴伷先送行,他们什么也没说,给了裴伷先一些衣物和银子,又给押送官兵的校尉塞了一包银子,校尉马上答应路上好好照顾裴伷先。
路上又是数月,正遇上严寒的冬季,同行的被流的犯人由于疲劳、饥饿、寒冷、疾病,再加上士兵们的殴打虐待,在路上死去了三分之一,只剩下那些受到照顾的和身强力壮的犯人到达了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天山北麓的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的破城子),统辖天山北路突厥诸羁縻府州,也是唐代流放犯人的主要地方。这里辽阔荒凉,夏有酷暑,冬有严寒,居民多是归属的突厥诸部落,再者就是流放到此的犯人。
按照惯例,流放到此的朝廷命官,北庭都护都要招见一下,略加抚慰。北庭都护汤嘉惠也招见了裴伷先等人,他对裴伷先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相国裴炎的亲戚,应当予以照顾,就安排他到都护府下属的一个兵营里负责养马。
裴伷先自此天天利用运马料的的机会,到城门口去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这样度日如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