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之乱到三国结束小说 > 第125章 攻防流血

第125章 攻防流血(第2/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有喊累,你有何资格在这里叫苦...”

“此战,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后退...”

李信声音冷冽,没有理会王雄难堪的脸色,没有一丝动摇,更没有一丝顾忌。

对于这些边军将士,臧霸或许会顾虑一二,但李信却丝毫不留情面。

臧霸压不住人,那是因为当初大战在即兵力有限,不想内讧,才让王雄等边将游离在指挥系统之外。

但李信不一样,此刻武皋关内大军云集,夏军四大主力军团尽皆北上。

为了此战,为了将鲜卑打退,他几乎压上了现阶段所能调动的全部力量。

这个时候王雄等边将,若敢说半个不字,他的屠刀不介意,先染点汉军的血...

李信环顾四周战场:“传令下去,让督战队严密坚守战场,不得有丝毫纰漏!”

“临阵退缩者,杀!”

“踌躇不前者,斩!”

“闻令不前者,屠!”

战场后方,三万多名手持枪矛弓弩的督战骑兵,游走战场。

他们在收拢散兵的同时,也监视着每一个异动者。

无论是夏军士兵,还是长城汉军,胆敢临阵退缩,或者闻令不进者,皆不留情...

此战,不止是夏军主力在进攻,战场上王雄、梁习、潘豹、陈季等近三万多名边军,同样不能幸免,在督战队和将领的指挥下,轮番攻寨...

这些常年与胡人交战的边军,也算得上是百战老兵了,单论作战经验与勇力,比之夏军精锐也丝毫不弱。

但这些人,大都手持枪矛木盾,披甲率更是惨不忍睹,强攻大寨,自然死伤惨重。

而且夏军中的指挥系统,虽说是照抄汉军的,但是其中纪律规则,还是有些差异的。

正常的督战队,是用来收拢士兵,和震慑逃兵的。

夏军倒好,从最初的建军起,直接弄了个踌躇不前者死。

这给予的压力,和迫力,自然让初来乍到的汉军倍感不适。

边军将士忍受不住伤亡也好,亦或是想保存实力也罢,只要被李信纳入指挥范围,便要做好打硬仗苦战的准备。

此番既然夺了边军的指挥权,那他们就别想保存实力,夏军各部将领,也没有那种传统...

夏军的传统,就是一脉相承的,血战不休,死战不退...

从颍川平原之战,到洛阳的攻城战,在到后来的河套大战...

各部将领从来不畏伤亡,太史慈、魏延、臧霸、黄绍、韩忠、昌豨、孙康等将领,也没有保存实力避战的想法。

夏军中除了徐晃和郭藴,有时候会照顾士兵,不做无意义的损伤之外,其他将领还真没那个心思。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是被夏军真真正正贯彻落实的…

正是因为这种不畏战的传统惯性,才造就了夏军各部统领的赫赫威名,王雄等人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没落只是早晚...

李信不怕麾下士兵伤亡惨重,也不怕各部将领打败仗,更不怕他们将士兵打光。

他就怕有人生出异心,或者畏战保存实力之类的,此风断不可涨,若不然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光头强。

光头强当初实力强劲,为何还会败逃域外,其中因素有很多,李信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各部将领总想着保存实力。

空有强大的军团,和兵员的数量优势,却不能协同作战,完美的计划因为各种原因成为空谈。

后车之鉴,李信自然心中警惕,所以他要将某些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不给其任何冒头的机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一人:开局飞雷神,妖孽小师叔网王之未来生活
返回顶部